第二十六章 果酒(1 / 2)

想吃到大米飯,其實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從成熟到脫粒到碾米,衛遠真正做上,才知道農民伯伯真的很辛苦。

其實,衛遠種出來的這種稻子已經很照顧他了。杆高穗長,每穗差不多結有兩、三百個飽滿的大稻粒。脫起粒來也很簡單,隻要衛遠拿上一大把,用力的拍打在地麵,隻幾下,上麵的稻粒就基本都下來了。

現在的衛遠力氣大,連拍幾大把稻子之後,收獲的稻粒就差不多夠一鍋了。然後要把包著稻皮的稻粒變成大米,這讓衛遠撓了頭……一顆顆的太麻煩了啊。不過,還算幸運的是,稻穗變成稻粒後,已經不算紮眼。衛遠跑到村委會借用了碾米機,終於得到了一小袋白花花的大米。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衛遠一邊淘米一邊感慨。

飯有了,菜呢?

有點犯懶的衛遠去村頭買了兩塊嫩乎乎的鹵水大豆腐,又洗了把小蔥,準備就著農家醬,吃這道小蔥拌豆腐。別看菜簡單,其實配起來很下飯的。

這時候,飯還沒煮好,新稻米的香氣卻已經完全浸透出來,彌漫在屋中,隨後,香味繼續擴散,籠罩了整個院子。甚至引來不少的鳥雀,飛到後院的大樹上嘰嘰喳喳,讓人等得更是心焦。

終於飯好盛碗,色澤微黃的米粒如珍珠般圓潤,吃上一口,衛遠就忍不住驚異,聞起來香,想不到吃起來居然能更香。軟硬適中的米粒,細細咀嚼之下,不但香濃誘人,還略有回甘,就這個米,幹吃飯其實就可以,不用菜都行。

當晚,衛遠又吃多了。

汗,長此以往,體型豈不是要變成大叔樣?衛遠暗暗告誡自己。

吃完飯就要幹活了。衛遠決定,還是先把空間稻子收了,自己脫粒,帶殼的稻穀裝袋,這樣不顯眼。等村裏統一稻收時,一起碾了給老媽他們送去。

不過,這兩畝稻子,到底能打多少斤?

心裏沒數的衛遠就跑去問王達青,得到的答案是,他們村豐收年景時,一畝最高打400多公斤。衛遠合計自己怎麼也比他們要多打些,預計一畝差不多600公斤吧。

於是他帶著二十條黃麻袋,跑到無人小山穀中去收空間裏的稻子,剩下的稻杆就直接扔到那裏,裝到後來才發現,麻袋居然還不夠。

一條麻袋150斤,二十條就是3000斤,也就是說,空間的稻子,畝產超過了750公斤……最後,衛遠的兩畝地稻粒,裝了二十三條麻袋。

這麼些稻粒,去掉稻殼,碾完之後能有二千多斤大米吧?衛遠想。這可夠自家吃三五年了,都拿回去,別的不說,老媽就得氣死。買這麼多要養蟲子?

光用想得就是悲劇。

自己當初咋算的,怎麼抽風種這麼多?衛遠抓抓頭,懊悔不已。最後隻能歸結為當初種的時候太興奮,壓根沒考慮這問題。

種都種了,也沒辦法,不管別的,自己留著慢慢吃好了。衛遠把這問題拋開。手裏幾根奇特的稻穗才是他現在的關注重點。

這是剛才收稻子時發現的,因為它們的稻杆比正常稻略矮,所以一直隱藏在其中,不被注意,直到全部收獲完成,衛遠才發現,這幾株稻子的稻穗跟其他的完全不同,不但穗更長,稻粒更大更多……而且,這種稻子的稻皮呈淡淡的紫色,裏麵的稻米也是。

詭異啊。怎麼出來這種顏色?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不過,就這幾個,還不夠一碗飯的吧?衛遠就想把這些紫稻粒種到空間角落裏,準備觀察觀察。

然而,跟平常一般,往空間這麼一瞅,衛遠卻實在受了驚。

空間……倆畝地……居然……

變大了。

由於稻收的完成,衛遠的空間又一次變得空蕩蕩的,視野也隨之開闊很多。他剛才這麼一看才猛然發現,原來的玉佩樹緊挨著小河的源頭,而現在兩者之間,距離卻遠了好多,玉佩樹仿佛向後移動了似的,空間裏多出了差不多他家後院那麼大的地方。

而那棵遠處的綠色玉佩樹,仍孤零零的立在空間最盡處。唯一不同的是,樹上居然多出了一片綠色的小葉子。葉片鮮翠欲滴,綠意盎然。赫然是剛長出來的。

怕自己眼花,衛遠反複的開合空間進行確認,最終他確定自己沒看錯。

衛遠很吃驚,這種變化他是完全沒想到的;當然,他也很高興,地方居然又大了,又能多種些。難不成,他真能成地主?

手忙腳亂了半天,衛遠開始認真推敲,思考為什麼空間能變大了。

想來想去,忽然想到,莫非是種水稻種的?畢竟是剛收完水稻,空間就發生了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