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早桃(2 / 2)

他這麼一遲疑,秦剛又吃了一個桃……

…………

最後,9毛錢一斤,衛遠把桃子都賣掉,一身輕的回家。留下有些懊惱的秦剛,後悔自己沒沉住氣,多吃個桃沒壓下價。

正要把桃都拉走,方六子點頭哈腰的快步過來,殷勤的給秦剛點上根好煙。秦剛瞥了他一眼,這小子鬼精鬼靈的,還摳得很,今天倒是怎麼了?有事求他?

方六子過來的目的居然是想要二千斤剛收的桃子,他每斤給加5毛,也就是說,坐地轉手就掙1千多,運費也省了。

秦剛覺得有點意思。這桃雖然味不錯,但就外表來說,也實在難賣上多高的價,一向隻占便宜不吃虧的方六子,怎麼腦袋不夠用了?

當然,秦剛知道這小子既然能開口就是心裏有底,雖然他倒沒看上這一千多塊,不過既然人已開口,也就答應了。

方六子自然有他的道道。賣桃的衛遠把貨卸下車,他就嚐了一個。再仔細看看桃形、桃色,他當下就懷疑這桃是當地的老品種,似乎叫春盈來的。小時候吃過幾回,印象較深。這種桃,汁水多、味甜軟,個頭似乎比這個還小,因為產量極低,還很招蟲害,八十年代就被淘汰沒人種了,但因為果味好,至今還有不少老人念著。

現在市麵上的早熟桃,基本都是油桃,肉硬不說,為了賣相好,都是沒熟就摘下來了。這不比不知道,現在跟剛才那小子拉來的熟透的桃一比,滋味差距明顯。隻要他好好操作一下……嘿嘿。方六子扒拉著自己的小算盤。

======================

現在這天,也沒有個過渡,前兩天還得穿長袖上衣套條秋褲,現在,短袖T恤八分褲都熱得要命。在縣衛生局工作的趙曉玲一邊抱怨著天氣,一邊走在下班路上。當她路過新開道的那個農貿市場時,被路邊的水果攤吸引了注意力——今年的本地桃子已經開始上市了。

趙曉玲從小就愛吃桃,曾經被當老師的父親戲稱為趙曉桃。每年鮮桃上市開始,她幾乎就要拿桃當幾天飯吃。每出點新品種,她也都要買一斤半斤的嚐嚐。這個習慣保持至今。然而,她也發現,雖然每年的桃都是越來越大,樣子也都是粉紅誘人,但味道卻不如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近兩年,看起來又大又紅的桃子,吃起來味淡的像蘿卜似的。大棚裏的桃子更是沒有桃味。

盡管如此,趙曉玲還是桃心不改,偶爾買到好桃,就記住地方第二天再多買些。現在看到桃子上市,自然不能放過,還是準備買兩斤。

來到市場裏擺桃最多的水果攤,趙曉玲細心觀察。先看中了個大皮滑的發紫的油桃,嗅嗅,沒點香味,於是放下。挑來挑去的,不知道買啥好。

看趙曉玲這樣,是誠心買的。精明的水果攤大姐就給她推薦了一種,據說是老品種,軟水蜜,別看個頭小,吃起來又軟又甜……說起來還熱情扒開一個讓她嚐嚐,盛情難卻之下,趙曉玲嚐了嚐,有點驚詫的發現確實味道不錯。一問價錢,四塊一斤,不便宜。想講講價,賣水果的大姐就跟她說,這桃批來就不便宜,貨少,賣得還快,全是回頭客,明天來也許就沒了。

將信將疑的趙曉玲,最後還是掏五塊錢買了一斤多點。

拿回家,放在桌子上,先去洗手,這時候大學同學梁晶晶給她打來電話,趙曉玲跟她聊了半天,出來發現,自己老媽在廳裏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吃桃。再一看,茶幾上的煙灰缸裏,桃核好幾個了。

看到女兒出來了,趙媽媽一邊吃還一邊說:

“這回你買的桃不錯,挺甜挺好吃的,有點像我小時那陣吃過的那種,什麼來著,反正你明天再買點,我給你姥姥拿點,這桃軟,她也能吃。”

當天晚上,趙曉玲確認,自己那麼愛吃桃,果然是有遺傳基因的。

=================

求推薦票,投票的都是大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