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1 / 3)

李新荷提著新買的鯉魚燈和荷花燈,東張西望地走在大街上。

街道兩側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與頭頂一輪玉盤似的圓月交相輝映。攤販們的叫賣聲、遠處舞龍燈耍社火的鼓樂聲、茶樓酒樓裏的絲竹聲……混合著行人的笑語喧嘩,頗有些令她目不暇接。不期然的,她又想起了顧璟霄調製那杯酒。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李新荷蹙著眉頭問身旁的李明皓,“為什麼說有景而無情呢?”

李明皓很認真地想了想,“就比如你剛念的這首《折桂令》。隻有這兩句的話,恐怕鬆老先生還會說有景而無情。但若是加上後麵的幾句‘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便會顯得有景有情了。”瞟了一眼李新荷若有所思的模樣,李明皓又補充說:“嗯,我猜……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李新荷似懂非懂。

“呐,頤香齋。”李明皓拍了拍她的腦袋,不動聲色地轉移了話題。

頤香齋是淮陽城裏有名的甜食店,除了芝麻糖和冰糖核桃,店裏的招牌甜點還有佛手杏仁、翠玉豆糕、鴛鴦卷等等。李新荷嘴裏說芝麻糖是買給奶娘的,實際上她自己也極愛吃。當初還在五岩山的時候,每次家裏派人送東西李明皓都會給這個幺妹捎上一大包。

“這個……還有這個……”李新荷麵前已經放著好幾個油紙包了,還在不停地指揮店裏的夥計,“還有那個蜜餞……那個棗子的……”

李明皓靠著櫃台,一臉好笑的表情。

“好啦,先要這些吧。”李新荷十分遺憾地看了一眼架子上的那幾個竹籃子。竹籃子裏麵盛放著醃漬過的幹果,最外麵的籃子裏是霜糖板栗,油潤潤的板栗外殼上掛著一層白色的糖霜,看著就令人食指大動。

“板栗再來一些,”李明皓取出錢袋來付賬,一邊還沒忘了把幺妹眼饞的東西都捎上。

李新荷拽著他的袖子,眉花眼笑。

“就這些?”李明皓提著從店裏借來的竹籃子問她,“別的不要了?”

李新荷搖頭,“奶娘說過一次不要買多,放久了會走味。”

李明皓掂了掂手上的份量,不覺有些失笑。

兄妹倆剛一轉身就和迎麵進來的幾個客人打了個照麵。李明皓腳下微微一頓,李新荷卻已經驚訝地叫出聲來,“咦?”

李明皓適時地拽了拽李新荷的袖子,製止了她後麵可能會說的話。放下手裏的籃子,他衝著最前麵滿臉驚訝的青年拱了拱手,“顧少,好巧,我們又見麵了。”

顧璟霄顯然也有些意外會在這裏撞見他們兄妹,瞥了一眼放在李明皓腳邊的竹籃,眼中驚訝的神色絲毫也不加掩飾,“李兄好雅興……”

他身後跟著顧璟雲和一位頭戴麵紗的年輕女子,會出現在這樣的地方倒是一點兒也不奇怪。與他們同行的還有一位十分麵生的白衣公子,李明皓從來沒有見過。這人身材比顧璟霄略矮一些,眉目清秀,笑晏晏的。李明皓不覺多看了他兩眼。

“雲兒和我表妹都喜歡這裏的甜食,我帶他們出來走走。”顧璟霄十分客套地給雙方做介紹,“這位是公孫公子,我們顧家的老主顧了。公孫,這兩位是李家的少爺。”

被稱為公孫的年輕公子連忙拱了拱手,“久仰,久仰,在下公孫羽。”

李家兄妹也連忙回禮,連稱不敢。

公孫公子將李家兄弟反複打量一番,神色中微微帶出了試探的意思,“既然是李家的公子,不知府上是否有一位三少爺?”

李新荷微微有些吃驚,正要說話就聽身旁大哥十分謹慎地問道:“公孫公子要找我家老幺,不知有什麼事?”

公孫公子忙說:“我家裏有位管事,托了我送兩壇酒給淮陽李家的三少爺……”

“是不是公孫重公孫大哥?!”李新荷又驚又喜。

公孫公子望著她,目光中微微露出笑意,“不錯,難道閣下就是……”

“沒錯,我是李三。”李新荷忙不迭地點頭,“公孫大哥是不是讓你送來兩壇子蜀地清酒?”

“正是。”公孫公子笑著點頭,“除了兩壇清酒還有一些蜀地的特產,公孫重千叮嚀萬囑咐讓我交給三少爺。”

“公孫大哥果然說話算數,”李新荷就差抓著公孫公子的袖子上下搖晃了,“東西放在哪裏了?對了,你住在……”

“老幺,”李明皓又好笑又好氣地把她拽了回來,轉過頭望著公孫公子,神色間微帶歉意,“我家老幺是個急脾氣,讓公孫公子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