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武鬆在武大家為啥不歡而散(1 / 3)

金瓶梅裏有段故事,講的是武鬆因在清河縣的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名聲大振,被縣官抬舉,做了清河縣的捕頭。在街上偶遇大哥武大,受武大相邀,一同回了武大的家。潘金蓮見武鬆“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心生愛慕,不僅好吃好喝好招待了一番,還竭力要武鬆搬回家裏來住。武鬆盛情難卻,當日“來到縣前客店內,收拾行李鋪蓋,交士兵挑了,引到哥家。”結果,武鬆在武大家裏隻住了一個多月,便一氣之下搬走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讓武鬆棄兄嫂而去?下麵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武鬆搬到武大家的第一日,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鬆安頓停當。武鬆吩咐士兵回去,當晚就在哥家歇宿。”

作者寫武鬆搬到武大家裏第一天的情景時,沒有提說武大,重點隻寫了嫂嫂潘金蓮的表現。這裏先用了一個比喻,說潘金蓮看到武鬆搬到家裏來住,“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

武大和潘金蓮一直都過著窮日子,連他們的住房,都是潘金蓮賣了她的首飾,才租下的;正常情況下,他們最大的心願便是能夠拾得金寶,借以改善拮據的生活狀態。可是,潘金蓮見武鬆能搬到家裏來住,其高興的程度卻“強如拾得金寶”。作者的這一比喻,真可謂是一語雙關的揭出了潘金蓮真實的心態。一方麵,向我們指出,潘金蓮想讓武鬆來家裏住的急盼之情;另一方麵,向我們揭示出,在潘金蓮的心目中,能找到一個好男人要遠比拾得金寶重要的多,也急迫的多!也就是說,當把“財、色”擺在潘金蓮麵前讓她選的時候,潘金蓮會毫不猶豫的舍“財”取“色”。所以,這一句話,便向我們昭示了潘金蓮性格裏的本質特征。

為突出表現潘金蓮見武鬆搬來家住的喜悅之情,作者特別強調了潘金蓮打掃房間的速度,用了一個格外形象的字:“旋”!既形象的告訴我們她打掃房間的速度像“旋風”一樣快,又把她在房間裏轉來轉去的情態很形象的展示了出來。可見,作者用詞的水平,真是鬼斧神工!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第二日的情況。這一日,潘金蓮見武鬆早早起來,“也慌忙起來,與他燒湯浄麵。”武鬆出門去縣裏畫卯,潘金蓮特意叮嚀:“畫了卯,早些來家吃早飯,休去別處吃了。”武鬆忙了一早晨,沒顧上回家吃早飯,待中午到家,潘金蓮“又早齊齊整整安排下飯。”吃完飯,潘金蓮“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鬆。”武鬆不忍看她如此辛苦,提出明日叫個士兵來使喚,潘金蓮馬上表示,士兵不幹淨,還是她自己最合適。

這一日,作者仍然沒有提到武大。至此,我們便能看出,武鬆搬到武大家裏來住的這段日子,作者寫作的重點是潘金蓮和武鬆。這一日,作者通過潘金蓮早晨“慌忙”起來為武鬆燒洗臉水;安頓武鬆回來吃早飯;中午做了齊齊整整一桌飯菜;以及婉拒武鬆要叫士兵來使喚;這麼幾件事,來表現潘金蓮對武鬆的情感。

這情景,如果出現在一個正常的家庭裏,是多麼溫馨!多麼感人哪!

看潘金蓮這樣的形象,絕對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老話:“長嫂如母”!

有人覺得,這是潘金蓮在“裝”!我倒覺得這是她的真情流露!是她真心喜歡武鬆,在行為上的表現,目的當然是討得武鬆的喜歡。隻不過,潘金蓮心裏想的喜歡,是情人的那種,而武鬆感受到的,卻是大嫂親人般的那種喜歡。這裏,把武鬆的誤會和潘金蓮的真情交織在一起,便產生了一種喜劇般的,帶著幾分幽默的效果。如果,我們不聯係以後的情節,單以前麵的情節作基礎,來仔細品味這段內容,似乎還能產生一絲辛酸的感覺。想想:像潘金蓮這樣的美人,本來應該配武鬆這樣的英雄才是,卻偏偏因為貧窮,因為萬惡的舊製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嫁了一位“三寸丁枯樹皮”!這是何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