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應伯爵的表現可厭不堪(2 / 2)

在這件事裏,很明顯應伯爵是在幫助吳典恩。知道他七八十兩銀子不夠使,幫他去借一百兩,還自己親自作保,使西門慶免了吳典恩的利錢。可見,西門慶說他本心好,是有道理的。他在自己得利的同時,還注意利用自己的能力,盡力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隻不過,這次幫助的,是個白眼狼,應伯爵倒是沒看出來。這樣,倒更襯托出了應伯爵品質上的難能可貴!

書裏的大量事實都能證明,應伯爵是個極其聰明的人物。既有幫閑的所需要的一切心智,而且還有非常高超的技巧。他特別善於揣摩西門慶的心理,用潘金蓮的話說:“拿住了他的性兒”,因而,他幫閑往往都能幫到點子上。

比如,書中第一回,應伯爵剛出場的時候,西門慶報怨說:“‘這幾日我心裏不耐煩,你們通不來傍個影兒。’伯爵向希大道:‘如何?我說哥哥要說哩。’”

這話一語雙關,既解了當時被問的尷尬,又讓西門慶感覺他對西門慶十分想念的意思,讓西門慶聽著,舒服的要死。

接著,當西門慶問道:“你這兩日在哪裏來?”伯爵道:“昨日在院中李家瞧了個孩子兒,就是哥這邊二嫂子的侄女兒桂卿的妹子,叫作桂姐兒。幾時兒不見他,就出落的好不標致了。到明日成人的時候,還不知怎的樣好哩!昨日她媽再三向我說:‘二爹,千萬尋個好子弟梳籠她。’敢怕明日還是哥的貨兒哩。”西門慶道:“有這等事!咱空閑了去瞧瞧。”

應伯爵來見西門慶,本來就是想給西門慶拉李桂姐這條線,進而從中撈取好處,卻當閑話一樣說出來,而且還用了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幾乎是在輕描淡寫中,就把一樁大買賣給談成了,為自己創造了又一個撈取好處的機會。所以,西門慶說他“知趣”,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因為有了這個話頭,不久以後,也就是書中第十一二回的時候,應伯爵真就一行人把西門慶帶到了李家,幫襯著梳籠李桂姐。讓西門慶流連在院中,半月不回家。期間,應伯爵一行人整天跟著西門慶在院裏大吃大喝的廝混。著實撈到不少好處。

還比如,李瓶兒死了,西門慶哭的寢食不佳,誰都勸不住,“被應伯爵一席話,說的西門慶心底透徹,茅塞頓開,也不哭了。”

說到應伯爵對西門慶的“依順”,書中也有好多例子。比如,西門慶經常喜歡笑罵應伯爵為“狗材”,他仍然是以笑臉相承,從不氣惱。有一次,應伯爵陪西門慶到鄭愛月家吃酒,他為討好西門慶,就要給鄭愛月敬酒。鄭愛月非要他跪下才肯喝,他竟“真個直撅兒跪在地下”,又叫他叫“月姨”,他也叫。隨即,鄭愛月一連打了他兩個嘴巴,方才吃他敬的那杯酒,他全都不見惱,仍然厚著臉皮繼續跟鄭愛月調笑,以博取西門慶的歡心。

作者對應伯爵的描述,常常使用諷刺的筆法,揭示他那看似叫人不恥的行為,但其中又不乏同情的味道。

綜合來看,從應伯爵這個幫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點。

其一,應伯爵選擇幫閑這個職業,是生活所迫,並不是他天生喜歡。是生存的需要。家道中落,為了養家糊口,應伯爵被迫卑躬屈膝,趨炎附勢,用搖尾乞憐的方式討生活。說到底是因為貧窮,如果應伯爵是有錢人,他斷然不會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所以,他的境遇,我們應該給予一定的同情才是。而不應該一味的指責和嘲笑。

其二,拋開應伯爵做幫閑時的那些可厭的言行舉止,就他對所從事的這份幫閑的職業來說,應伯爵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十分敬業”。為了幫閑幫出效果,應伯爵真可謂是什麼苦都能吃下,什麼卑躬屈膝的事情都能擔當下來。為了能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以免斷了生路,應伯爵雖然很喜歡喝酒,但他總能控製住自己,從來都不把自己喝醉了,他稱這是為了侍候好主子,其實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且,就憑著這份討人厭的工作,應伯爵養活了一大家子人。從這一點來說,應伯爵身上也有叫我們可敬的地方。

其三,應伯爵嘴裏的故事特別多,幾乎是張口就來。這麼多故事,不可能是天生在他腦子裏的。而且,他講出來的故事,常常能博得眾人一笑。可見,平時他是用了多少功夫,才記下了這麼多的故事,而且還精心去揣摩,如何讓這些故事講出來有趣而又見效果。所以,應伯爵能夠在眾多的幫閑中脫穎而出,成為幫閑裏的精英,除了天分,還離不開他後天的努力和付出。這啟示我們,幹任何事情,都要用心、用力,這樣才能做的好,做的讓人仰慕。

其四,應伯爵為生活所迫,有時也幹一些不仁不義之事,比如平時跟西門慶稱兄道弟,西門慶一死,便立刻去投靠暴發戶張二官人,並教張二官人買了李嬌兒做妾室,還籌劃讓張二官人把潘金蓮也娶回家。但他還是經常憑借自己的聰明,對一些跟他類似,命運不好,生活不濟的人,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這種精神,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