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金瓶梅這本書裏,有關潘金蓮的身世介紹中,提到了一個張大戶的大財主。這位財主,對潘金蓮的人生軌跡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關他的故事,很有意思,我們今天認真分析分析。
潘金蓮認識張大戶,是在十五歲的那一年。我們下麵先從潘金蓮見到張大戶之前的情況分析,借以說明她見到張大戶之後的表現。
據書中交代,“這潘金蓮卻是南門外潘裁縫的女兒,排行六姐。因她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纏得一雙好小腳兒,所以就叫金蓮。”
潘金蓮的居住地,也就是西門慶的居住地,叫清河縣。屬山東省的東平府地界。金瓶梅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從文中交代可見,首先,這潘金蓮的家庭條件不好。因為,她父親雖是一位靠手藝吃飯的裁縫,但開裁縫的地理位置卻很偏僻!不在清河縣城裏的繁華地帶,而是南門外。南門外居住的,多半兒都是窮人,所以潘裁縫的收入自然不會高。
其次,潘金蓮出生在一個人口眾多的家庭。她排行六姐,便說明了這一點。至於她下麵有沒有妹妹和弟弟,暫且不論。單以她為最小,她上麵便至少有六個哥哥、姐姐,加上她的父母,每天就有八張嘴要吃飯。本來收入不多,再加上這麼多嘴要吃飯,她家的日子窮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再次,就是潘金蓮的名字,居然跟她的腳有關,是因為她纏了一雙好小腳兒而來的。由此,我們便可以推想到,潘金蓮的腳是十分重要的!是她身份、地位的一種象征;也是她人生軌跡的象征。腳是用來走路的,腳從哪個方向走,人也就跟著從哪個方向走了!潘金蓮的腳那麼小,她走的路自然也就不會遠,不會長。另外,古代社會,讓女人纏小腳,原本就是為了滿足男人,取悅男人的。是把女人當玩物思想下的一種產物。作者這樣解釋潘金蓮的名字,自然也存在這樣的意思。所以,在書的後文中,就多次提到了潘金蓮的腳,以及跟她的這雙腳有關的故事。
最後,就是潘金蓮自小便長的好看,有些姿色。如果說,潘金蓮從小纏的好小腳是她後天創造的條件,那麼這個長的好看,便是她的天資了。所以,我們可以說,潘金蓮其實是很受老天眷顧的!之後,潘金蓮能與西門慶這位大財主對上眼兒,並把西門慶迷住,靠的便是她的這份天姿!她能厚著臉皮去糾纏武鬆,靠的也是她對自己這份天資的自信。從一定意義上去理解,我們甚至可以說,潘金蓮的一生,都是被她這份天姿影響的!因為,她有這份天資,所以,嫁了武大以後,便覺得自己是鮮花插在了牛糞裏!感覺委屈的不行,一心一意要從武大的身邊兒離開。還是因為這份天資,她嫁入西門慶的府裏後,才有自信每天跟西門慶的其他妻妾爭風吃醋。如果她天生是個醜女,這一切便不會發生了。
“她父親死了,她母親度日不過,從九歲賣到王招宣府裏,習學彈唱,閑常又叫她讀書寫字。她本性機變伶俐,不過十二三,就會描眉畫眼,傅粉施朱,品竹彈絲,女工針指,知書識字,梳一個纏髻兒,著一件扣身衫子,做張做致,喬模喬樣。到十五歲的時節,潘媽媽爭將出來,三十兩銀子轉賣於張大戶家。”
從文中可知,潘金蓮先後兩次被她母親賣給有錢人做使女。第一次賣給的,是王招宣府;第二次賣給的,是張大戶家裏。
在王招宣府裏,潘金蓮從九歲一直生活到十五歲,差不多是六年左右的時光。以現在的學齡算,大致是從小學三四年級到初中畢業這段時間。可以說,對潘金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影響最大的青春時光,基本都是在王招宣府裏度過的。在王招宣府裏,潘金蓮不僅學會了讀書寫字,彈唱女工這些基本技能,還學會了梳妝打扮,做張做致這些輕浮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