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潘金蓮想到的是姻緣,而不是偷情,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這說明,她心裏一直都在渴望著愛情。
一個女人,沒有愛情的一生是可悲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必須同情潘金蓮。
我們再仔細想想,就會覺得,她不認為自己跟武大郎在一起是姻緣,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為婚姻需要緣分,緣分的前提是情投意合!
很顯然,潘金蓮與武大郎並沒有情投意合。那麼,何來緣分?沒有緣分何來婚姻?因此,在潘金蓮內心,是不承認這個婚姻的!
這也為她將來打破封建婚姻鎖鏈,追求自己的情愛,做了一個鋪墊。
[話說金蓮陪著武鬆正在樓上說話未了,隻見武大買了些肉菜果餅歸家。放在廚,走上樓來,叫道:“大嫂,你且下來則個。”那婦人應道:“你看那不曉事的,!叔叔在此無人陪侍,卻交我撇了下去。”武鬆道:“嫂嫂請方便。”婦人道:“何不去間壁請王乾娘來安排?隻是這般不見便。”武大便自去央了間壁王婆來。安排端正,都拿上樓來,擺在桌子上,無非是些魚肉果菜點心之類。隨即燙酒上來。武大叫婦人坐了主位,武鬆對席,武大打橫。三人坐下,把酒來斟,武大篩酒在各人麵前。那婦人拿起酒來道:“叔叔休怪,沒甚管待,請杯兒水酒。”武鬆道:“感謝嫂嫂,休這般說。”武大隻顧上下篩酒,那婦人笑容可掬,滿口兒叫:“叔叔,怎的肉果兒也不揀一箸兒?”揀好的遞將過來。武鬆是個直性的漢子,隻把做親嫂嫂相待。誰知這婦人是個使女出身,慣會小意兒。亦不想這婦人一片引人心。那婦人陪武鬆吃了幾杯酒,一雙眼隻看著武鬆的身上。武鬆吃他看不過,隻得倒低了頭。吃了一歇,酒闌了,便起身。武大道:“二哥沒事,再吃幾杯兒去。”武鬆道:“生受,我再來望哥哥嫂嫂罷。”都送下樓來。出的門外,婦人便道:“叔叔是必上心搬來家裏住,若是不搬來,俺兩口兒也吃別人笑話。親兄弟難比別人,與我們爭口氣,也是好處。”武鬆道:“既是嫂嫂厚意,今晚有行李便取來。”婦人道:“奴這裏等候哩!”]
這裏,有幾個地方很有趣。
1.武大買肉菜果餅歸家。放在廚,走上樓來,叫道:“大嫂,你且下來則個。”
武大為什麼叫潘金蓮“大嫂”呢?
據說,這是古人對媳婦尊敬的稱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潘金蓮跟武大在家中的強勢地位。
聯係後麵,“武大叫婦人坐了主位,武鬆對席,武大打橫。”可知,武大家裏,是潘金蓮主事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宋朝,女人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不像明清時候。
另外,武大叫潘金蓮,她不肯下去。也是她家庭地位高的一個體現。同時,也表現出潘金蓮見了武鬆,一刻也舍不得挪步的狀態。那種心向往之的情態,昭然若揭。
2.武大原也是個貪杯的人。前文,潘金蓮就報怨武大“每日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隻是一味喝酒,著緊處卻是錐鈀也不動。”而此時的武大“隻顧上下篩酒”。家庭酒席,儼然成了叔嫂對飲,“那婦人笑容可掬,滿口兒叫:‘叔叔,怎的肉果兒也不揀一箸兒?’揀好的遞將過來。”
此時此刻,一邊隻顧上下篩酒的武大,是種什麼樣的心情?“隻顧”二字,便是武大心情的寫照。一個貪杯的人,已經顧不上喝酒了!可見,武大的心裏那個美呀!別提有多美啦!估計,自結婚以來,她還從沒見過潘金蓮在家裏笑的這麼甜,這麼美吧?而這一切,都是自己這個好兄弟帶來的!所以,他可能正在想,有了這個好兄弟,他以後的日子,將每天都會是這麼美,這麼甜,這麼其樂融融的。
3.這部分,潘金蓮的一味熱情,周到,全是為促成她與武鬆的好姻緣做準備。不明真相的武鬆,把潘金蓮的這一係列關心備至的舉動,全誤會為長嫂對自己的關愛。正是這個誤會,讓武鬆當晚二話不說,就搬到武大家裏來住了。
至此,潘金蓮的第一步目的和計劃,就算完成了。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