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一天,大境中學高三班的學生正在教室裏上課,教室門忽然被推開,露出班主任焦急的麵孔。
班主任當眾叫出了朱盛庸。
一出教室,班主任就迫不及待說起來:“快!美國有個大學校長來咱們學校考察,聽機房老師說你編過一個程序,咱們劉校長讓我把你喊過去,露一手!”
美國大學校長?考察?
朱盛庸腦海裏立刻想象出一群棕黃頭發藍綠眼睛的外國人,他們懷著好奇,想看看中國上海的高中生有什麼花頭。
班主任手搭朱盛庸肩頭,推著他大步流星往電腦機房走。
二十世紀80代末90年代初,上海有計算機機房的高中並不多。大境中學是市重點,因此有間計算機機房。
有機房,但沒有安排計算機課。很多學生壓根不知道本校有機房,就算是知道,也不願意花時間摸索那新鮮玩意兒。又不計入高考成績。
朱盛庸之所以常逛機房,還是受他在上海中學讀書的哥哥影響。至於班主任口中的“編過一個程序”,那實在太恭維他了。其實是他在學校機房實操了一遍報紙上發表的趣味編程成果而已。
“那個鍾表程序是我從報紙上抄來的。”正義少年掙紮著止住腳步。
“不重要!不重要!”班主任推著他繼續往機房趕。
機房門口,一反往日的冷清,站了三四個成年人。待朱盛庸走得又近些,才發現其中一位確實是外國人。
發色比黑色稍淺,鼻子比國人的略高,嘴巴和眼睛倒明顯更大,可惜因為肥胖,眼睛和嘴巴都不能充分張開的樣子。總之,如果隻看背影的話,隻能認出來是個胖子,看不出更多異域風采。
朱盛庸目光飄了飄,並沒有看到更多的、更典型的外國人。
按照校長的意思,朱盛庸開機當場演示了他的鍾表編程,一行行代碼敲入後,畫麵上出現了一隻會走動的鍾表。
外國校長用誇張的表情盛讚了朱盛庸一番。
小小少年張口用英文表示感謝讚譽。發音說不上多標準,但是字正腔圓,含著一種別樣的自信。大境中學的劉校長看了很喜歡,覺得很長麵子。
這位外國校長顯然沒想到上海中學的九年級學生可以用英語聊天,不由來了興趣,寒暄起來。朱盛庸也不怯場,你來我往聊了一會兒。期間,少年還問外國校長:“上海現在流行觀看《神探亨特》,你們在美國是不是也看這部電視劇?”
劉校長更覺得長臉了。
機房表演部分結束,聊天告一段落,朱盛庸便被劉校長打發回教室了。
下一節課正好是班主任的課,趁上課前,班主任截住朱盛庸,問:“你和那外國校長,聊了什麼?”
少年不禁嘴角噙笑,眼前的班主任雖說是學校裏的大紅人,卻隻懂俄語,不懂英語。他於是簡要轉述了一遍,臉上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班主任雖然是教化學的,但洞察人心,他覺得有必要拋出點少年不知道的,好打壓那份得意:“你知道這位校長來我們學校要幹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