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教與治(1 / 3)

李奇的手段那真是太多了,他既然敢這麼說,那麼就肯定有十分把握胡義答不上來,若是如此的話,那胡義豈不是在皇上麵前表現出自己的無能,這可是為人臣子的大忌呀,你不能讓皇帝看到你的弱項,否則,前途可就堪憂了,畢竟皇帝也是一個人而已,他也多半還是主觀去判斷。

這胡義可是秦檜的親信,秦檜當然不會讓李奇得逞,為此他還將鄭逸拉出來。

鄭逸又很無辜的躺著中槍了,無奈呀!

小樣!跟我鬥,你還差遠了。李奇見秦檜站出來了,也就點到即止了,繼續說道:‘連戶部尚書都不一定答得上來,何況他人乎?由此可見,這術有專攻,經濟使說的現象的的確確存在,商務局隻能將標準降低招人,但是商務局可是關乎新法,關乎我大宋最主要的財政收入,這麼重要的部門都出現人才缺乏的現象,若是朝廷視若無睹,豈不是掩耳盜鈴之舉?”

鄭逸心想,我站在這裏好好的,你秦檜為保自己人,竟然拉我出來做貶低,若是我再不反擊的話,那別人會怎麼瞧我三司?念及至此,他也站了出來,道:‘啟稟皇上,這種現象在我三司其實也存在,如今新的貨幣發行在即,然而去年外貿賺取不少白銀,關於貨幣的兌換一直是三司最頭疼的問題,這方麵的人才實在是欠缺,即便微臣也是稍顯不足,最近常常都在向樞密使討教。”

你秦檜不是說我無能嗎,那我就承認我無能,你有本事就找點厲害的人過來。

秦檜一見鄭逸都站出來了,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雖然他的人多,但是對方都是一些關鍵部門,影響著整個國家的運轉,朝廷不可能放任不管,可問題是該如何管?

趙楷沉默了半餉,雙目一掃,歎道:‘人才,人才,朕即位以來,就不斷的強調這人才的重要性,朕一直也都在招納賢才,想不到還是會出現這種情況。”

李奇道:‘微臣以為這跟皇上無關,而是製度使然,人才匱乏隻是針對某一類人才,翰林院可從未說過人手捉襟見肘,這都是因為有很多方麵的人才都不受朝廷的重視,才造成這方麵的人才匱乏。”

趙楷道:‘那你說該當如何?”

李奇道:‘朝廷需要什麼人才就培養什麼人才。”

‘怎麼培養?”

“科考!”

當李奇說出這兩個字時,群臣臉部不覺抽動了一下,又聽他說道:“微臣常聽到有人教育自己的兒女,說要讀有用的書。”

趙楷道:“這難道有什麼不對嗎?”

“這話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們隻將跟科考有關的書籍視作是有用的書,其餘的都是無用的書。”李奇道:“若是要培養其它方麵的人才,不是朝廷一張告示就能夠解決的,讀書人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入朝為官,而當下隻有科考這一條途徑,故此朝廷若想要獲得其他方麵的人才,就必須將這些知識加入科考當中去。”

他語氣非常平淡,但是聽到別人耳裏卻如同晴天霹靂一般。

這是要大刀闊斧的改革科考呀,儒學為什麼霸占漢人幾千年的思想,最為關鍵的就是科考考的都是儒學知識,所以讀書人剛接觸的學堂的時候,首先就是儒學。

你這胃口也太大了吧。秦檜若是早知有此一劫,方才就算趙楷要給虞允文一個狀元,他也會極力讚成呀,這絕不能李奇輕易得逞,趕緊道:“樞密使此言有些激進了,科考乃是國之根本,怎能隨意改動,微臣建議還是徐徐漸漸,先開辦一些類似於太師學院的學院,專門為朝廷培養其它方麵的人才,等待時機成熟時,再做商量。”

“此乃治標不治本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