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書www.sikushu.com)
????楊夏給沒給建議?在聽說東溝村竟然有這樣的收獲時,楊夏首先是不信,其次是驚奇!雖然東溝建築隊的收益在他的意料之內,但他沒想到其他項目的收入也非常可觀,可見,真如太祖所說,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每兩個看言情的人當中,就有一個注冊過可°樂°小°說°網的賬號。
????其實,楊夏忘記了東溝村最大的變化,不是東溝村有其他什麼,而是楊家發生了巨變,而楊家又因為楊夏而發生了巨變。
????試想啊!誰家有楊夏如此逆天的存在而不特別珍惜,高考滿分,早就被村民傳頌成文曲星下凡,指導楊家隨意做個啥都能賺錢,這簡直是財神爺下凡,再加上楊家又與官場人士來往那麼密切,神馬公社主任、區革委主任甚至是縣委書記,都經常往楊家跑路,至於大隊主任,到了楊家,則隻有自己泡菜到水的份了,因為楊家的人忙著賺錢呢,哪有心思陪著你做無用功?
????此外,楊夏能拿錢出來設立“楊氏獎學金”,能拿錢出來設立“校友獎學金”,能捐500萬給赤泉中學,再有,去年上級說要改政策,是包產到戶或是繼續集體經營,當時大多數村民就賭了一賭,結果證明,在1981年大家雖然很辛苦,比過去吃大喝飯辛苦得多,但是收獲超級大啊,過年前肯定要分錢,算算賬,一個人說不定能分到2000大洋呢,天啊,這個收入,可比縣太爺強了,據說,縣太爺的月薪還沒有120塊呢。
????“10%作為後備基金,存銀行,輕易不動;40%作為發展基金。50%進行分配。”這是楊夏給出的分配方案。
????“40%作為發展基金,是指購買生產設備,興建水利設施。興建村內道路;50%進行分配,其中一部分作為全村村民基本生活保障。按人頭發放,除每人每年300斤稻穀,100斤小麥及其他雜糧外,以現在物價為準,每月的現金發放不能超過10元,孤寡老人可以多考慮一點;餘下的部分,則進行按勞分配,不過。考慮到建築隊實行的是工資製,因此,東溝村從事其他勞動的,最好也進行工資折算,以月基本工資和年終分配工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行業之間的工資,要有差距,但差距不能太大;要允許社員在各崗位之間自由流動,當然前提是各組負責人或由村委會集體討論,譬如張三實在不適合去做建築工作,但他看建築隊收入高一定要去。麵對這種無理取鬧的人,村上要加強教育。”
????“堅決反對大鍋飯,不能搞一刀切!在經營過程中。最好采取集體承包與個人負責製相結合。所謂集體承包,就是建築隊或農業組集體向村裏承包經營任務,承諾打多少糧掙多少錢,然後建築隊在完成任務後,自己能留多少,而建築隊所扣留之利潤,則由建築隊內部分配處理,既要保證普通社員的利益,又要調動各項技術經營能人的積極性。”
????“目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收入較低,分配方向應該向其傾斜。東溝村平時的農業生產勞動,應該以不超過100人為主;至於插秧、播種之時。可以請建築隊或其他小組的人回來搞突擊,農業方麵要多購買機器設備。”
????總之,楊夏在與東溝村的交流中,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已經想到了。
????實際上,有些事情東溝村已經做了,譬如他們成立了一個工貿組,工貿主幹啥呢,那就是給村民們打米磨麵粉碎飼料,代購油鹽醬醋等,也即村裏開起了加工坊和商店。
????平行時空,東溝村也是有這些的,不過多是私人開的,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加工坊和商店的生意,最多也隻能養家糊口,想要發是發不起來的。但現在是集體開,賺錢歸集體,大家都有份,所以有錢的人購買時多在村商店裏,基本不再去公社或區上,再說,現在村裏每勞動一小時都能分到錢,又何必浪費時間去逛街呢。
????於是,工貿組的業務竟然也非常不錯。
????不過,後來在回答有關部門東溝村這種模式能否推廣時,楊夏卻作了相對消極的評價。東溝村的模式,其實具有不可複製性。
????第一東溝村的建築隊就不可大量複製,或者在五年內不可複製,如果每個村都組織500人的建築隊去闖市場,結局是餓死。
????第二東溝村的經營組也難以複製,東溝村因為楊夏的出現,讓其人才結構與人才的眼界發生了變化,就以楊家人為例,在其他村,難以找到楊家這樣的致富帶頭人,或者,有這樣的能人,但卻缺少帶領大家一起致富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