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時還沒有在帽子上用玉裝飾的風潮,等到了明朝,瓜皮帽開始興起,在瓜皮帽上綴上玉作用裝飾也開始興起,等到了清朝,隻要瓜皮帽出現,必有帽正。

“這玩意是從瓜皮帽上摳下來的?”秦海把玩著這塊帽正,底下的孔那裏可以明顯看到磨損,這孔本來就是用來綴物的,有磨損在情理之。

其實秦海對那瓜皮帽更感興趣,因為那帽子要用塊料子拚製,形如半球,帽頂還有個疙瘩,不是紅色,就是黑色,帽正綴在瓜皮帽的正前方的正位置。

一是裝飾後,二是顯示帽子的正反。

值得一提的是瓜皮帽用塊料子有合統一的意思,明初盛起的這說法,可惜明時並沒有合統一,清兵入關,明朝隕落,但清也認為這合統一的意趣不錯,由此延續下來。

這帽正的材料不是翡翠,就是白玉,要不然就是珍珠,家境普通的就用金屬,但秦海手上拿的這一塊雖是“一塊玉”,但用的並非是玉,而是……

秦海仔細看了一下,確定上麵的確有象鼻眼,取了放大鏡看清楚裏麵的磨損後若有所思。

“這像是古法琉璃,西域古法琉璃,絲綢之路那邊曾經挖了不少這樣的物件,或許是後世得了以後綴在瓜皮帽上,”秦海想到那條絲綢之路,有些心潮起伏。

以後等孩子出生了,帶上妻兒一起重走絲綢路,也不失為一件興事。

秦海把玩著這帽正,有些愛釋手,孫大海看他興致高,又取出一樣東西:“這件東西和你就有淵源了,早就想拿給你瞧瞧,我下午跑去玄真閣,你總是不在。”

以前的秦海或許會老老實實地守在玄真閣,現在成天跑得沒影,孫大海也不刻意找他。

現在難得碰到一塊,他就想把這些東西全捧到秦海麵。

等看到實物,秦海就知道為什麼孫大海說和他有淵源了,那是一塊道家的玉製法器!

他雖不是正兒經的小道士,但畢竟在道觀呆了二十多年,所有人都把他和道家聯係在一起,看到這道家的法器也自然而然地想讓他瞧瞧。

秦海哭笑不得,再看這法器,其實是道法的令牌!

正反兩麵都陰刻著道教的符咒,左、右、上、下都是星座圖,也是按著陰刻真像鑫,上麵的符咒秦海看了一眼,倒是準確無誤,是用來鎮宅安宅的符咒。

秦海看著這令牌,有種恍然的感覺:“聽說清宮曾有欽安殿,就是道教建築,這令牌怕不是從裏麵流出來的,是皇室專用,一般道觀哪可能用這麼好的玉質來做令牌?”

玉好不好,秦海從趙凝雪那裏學了不少,這種經過後天雕琢的老玉到手還有這種溫潤的感覺,著實少見,秦海當下就想到了那欽安殿。

孫大海總算等到秦海出錯的時候,笑道:“錯了,這欽安殿可不是打清朝才有的,明朝的時候就始建了,難得你小子也有出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