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3 / 3)

“君侯意用何人為其長吏?”

“時尚何如?”

時尚也是荀貞在西鄉時的舊人,荀貞在西鄉任薔夫時,他是裏監門,家清貧,然誌遠大,苦學律法,荀貞很看重他,稱他“奮發圖強,有青雲之誌,足堪大用”,把他舉為了鄉佐,雖出了舉薦之力,卻因不欲以此市恩之故,秘而不宣,沒用告訴他。雖然開始時,時尚不知是誰舉任的他,後來終究還是知道了,因此對荀貞充滿感激,之後得荀貞提攜,隨著荀貞的高升,他也數獲升遷,任至潁川郡的郡吏。再後來,荀貞起兵,他便棄職追隨,一至於今。

對時尚這個人,戲誌才、荀彧、荀攸都是很熟悉和了解的。

戲誌才道:“時尚通律法,明察內敏,懷公無私,正適此職。”

因就定下,在幕府中增設“校軍曹”,以時尚為曹掾。

定下此事,話回正題,荀貞又接著與荀彧等商議州府吏職的補額人選。

最終定下:趙昱仍為別駕從事,王朗不再任治中從事,將會另有任用,至於治中從事一職,因荀貞新入州府,為穩固統治,必然是需要延攬州中名士的,所以將此職暫空,以候來者。

州府的諸吏員之中,別駕最貴,治中次之,接著便是諸曹從事、部郡國從事等等。

諸曹從事的缺額頗多,或從本府中有才幹的低級吏員中提拔,或用在此次戰中立下了功勞的廣陵郡吏以及各郡縣中配合荀貞取徐的右姓家裏有名聲的子弟填補,荀貞隻留下了兩個曹沒有任人,一個是簿曹,一個兵曹,這兩個曹的權力大,簿曹主州中的財穀簿書,兵曹主兵馬。荀貞打算把簿曹留給延攬來的州中士人出任,而決定把兵曹交給陳端來管理。

陳端是廣陵人,與秦鬆其名,現為廣陵郡吏,頗有謀,知兵事,正可用來出任此職。——州府的這個兵曹是主州中兵馬,可那是在正常的情況下,而今四海紛亂,各州用兵不斷,擁兵多者何止數萬,自就不可能由一個兵曹來掌管州中所有的兵馬了,不過雖是如此,此曹至少可以參與到州中的軍事裏邊來,並且能夠清楚本州的兵馬虛實,因而其位置仍是相當重要。

諸曹從事定下,繼之部郡國從事,已定下由文直等人出任。

再接下來,是孝經師,主監試經,又有月令師,主時節祠祀,又有律令師,主平法律。

此數職中,孝經師不缺,月令師和律令師缺。

選了府中德高者一人出任月令師,以宣鹹出任律令師。

宣鹹亦荀貞昔在西鄉時的舊人,他與宣康同族,是宣康的族父,其父宣博,年輕時曾在潁川有名的律法世家陽翟郭家學過律法,精通《杜律》,李博、時尚、史諾、宣康等人都是他門下弟子中的優秀者,荀貞起兵,宣博命他的弟子們皆去從軍,宣鹹亦在其中,從荀貞征戰到現在,在律法這一塊上,宣鹹是有家傳的,由他出任此職,絲毫沒有問題。

此外,又有門亭長,主州府正門,又有功曹書佐,是治中從事的下吏,主選用,典郡書佐,主各郡文書等等州職,無缺的便視其人是否勝職而決定留用或否,有缺的就擇人補之。

荀貞等人在選人補缺上,把握住了兩個原則。

一個是量才使用,一個是平衡各方。

定下了全部補缺和調換的人選,荀貞即請趙昱和王朗來,將名單出示與之,請他兩人提意見。趙昱和王朗觀後,見荀貞選用的這些人,且不論他們不認識的,如宣鹹等,隻他們認識的,卻都是有名於外,有才幹於內的,因皆無意見。荀貞遂叫他兩人書寫文告,傳之府中。

這次行檄,落款便不是行建威將軍,而是徐州牧了。

這卻是因為豫州刺史孫堅、下邳相樂進已於日前聯名上表朝中,表荀貞為徐州牧、鎮東將軍。

至若朝中在收到這道奏表後會不會同意?這卻就沒什麼緊要的了。隻要把“表舉朝中”這道程序完成,就算是已給朝廷“打過招呼”,也算是公告給了下所知,這兩個職務便就坐實了。當年袁紹、曹操、荀貞、孫堅等等討董諸人的將軍稱號不就是這麼來的麼?

至此,府吏大體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