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四 誅心之言(1 / 3)

江夏睜開眼睛便看見那香已經燃過三分之一,這一下江夏終於開始急了起來。他一下從桌上拿起大大小小七八支畫筆,然後一起開始作畫。

從江夏開始作畫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發現他的氣質變了。

變的......認真起來。

認真對於很多人來說本就是應該有的一個本質,若凡事不認真處理對待,那麼做人又怎麼可能成功?

但是江夏不同,認真這一種感覺在他身上出現,不得不說有一種深深的違和感,仿佛他天生就應該那副跳脫散漫,嘴賤無恥的模樣才對。

“呼......”江夏剛剛開始沒多久,王千尋已經收筆完成了作畫。他最後看了一眼後自覺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王千尋讓開,莫忠宇他其特意留下的地方題字。

寫完以後二人共同審視了一邊麵前的畫,不得不說這幅畫的確是難得的上佳之作。

畫的主題是“深山藏古寺”。為了貼合這個主題王千尋畫了一座直入雲霄的高山,在半山腰那裏有一座古寺的屋頂露出了一半,的確切合深山藏古寺的主題。

再看王千尋的話,他所畫的山山勢陡峭既險又雄。雖然隻是一幅畫,但是看一眼就讓人感覺到了有一股險峻一意。

但凡是內行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王千尋在繪畫一道的確是下了苦功的,他筆意圓融,線條遒勁,不僅構圖布局大氣磅礴,就連一些細微之處的細節也畫的栩栩如生。果然不愧是丹青生花,當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再看莫忠宇的字,懂行的人一看那字就會明白莫忠宇學的是蔡體。北宋四大家,蘇黃米蔡,這其中蔡指的就是蔡京。

也許不少人聽見蔡京這個名字會說,蔡京?那不就北宋的大奸臣嗎?的確,蔡京是奸臣不錯,但他更是一個書法家和文學家。

蔡京的書法一開始師承蔡襄,徐季海。後來又改學沈傳師,接著又改學歐陽詢,再然後又學了“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獻之兩父子。中年時期蔡京書法大成自成一體,大有集百家所長的感覺。

莫忠宇在蔡體上應當是下過苦功的人,其字基本有八分形似,四分神似。且莫小看那四分神似,就僅僅是這四分神似,基本已經可以說是一個一流的書法家了。

兩者一畫一字,配合起來相得益彰,使得王千尋那畫越發的趨於完美。

再看江夏這邊,所有人都一邊緊張地看著香,祈禱它燃慢一點,一邊緊張的看著江夏,希望他再快了一點。

最後江夏將筆一收,感歎道:“還好,終於完了。”

他話剛說完,那香也剛巧燒盡。所有圍觀的人都鬆了口氣。

比試書法和丹青,江夏、王千尋以及莫忠宇都不需要外人來評判,他們自己會去定高下。若說什麼作弊和不認,那不會,因為那是對書法和丹青愛好者的一種侮辱。

江夏與王千尋、莫忠宇十分有默契的換了位置。

王千尋和莫忠宇剛看江夏那畫作的第一眼就被震住了,既然是深山藏古寺,那麼江夏那畫也少不了有山。不過江夏的山實在是太過於大氣磅礴,王千尋隻是看一眼就全身顫抖起來,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丹青功力和江夏的相比相距太遠,那界限太過於明顯了。

而莫忠宇則更加是震驚到無以複加。

江夏的字,所用的字體,他竟然沒有看過。這一次江夏依舊用的是董體,此刻董其昌都還沒有出身呢,這世間自然也沒有董體一說。

董其昌的書法飄逸之中不失厚重,有大氣磅礴之勢卻又有清秀健雅之美。關鍵其自成一體,可稱是一代大師。江夏對於董其昌的書法了解深厚,故而基本有九分神似。如今一寫出來莫忠宇頓時以為這個字體是江夏自創的。

自創字體?這絕對是大師級的書法家才能做到的事。莫忠宇眼中頓時黯淡下來,他知道自己也敗了。

不對!突然間莫忠宇雙目一亮,他激動地說道:“他敗了,他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