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水賊(1 / 2)

延沂水而下,途經數十個鎮,木行船隻在其中幾個較大的渡口停留數個時辰權當休息和買一些吃食。

自何平從邵陽離開,已過了兩日,因為乘風而行,所以到沂水的路程已過了大半,不日便可到達,倒真如吳經所說,趙氏商船一路暢行無阻,還有不少小商戶的船隻緊跟著,似乎是想借趙氏商船的威風躲避來自河裏水怪的襲擊。

趙氏也見怪不怪,並不驅趕。

說起趙氏商戶,兩日以來都隻有一個管家露麵,除了一些打雜的小廝便再沒見過他人,這也令何平暗叫可惜,若能結識趙氏的人從而能見到他們家那位傳言中的大修行者對他而言正是一件大好事。

吳經此人,接觸了兩日之後,何平反而愈發覺得此人不凡了起來。

吳經雖常口若懸河,但其似乎上曉天文下曉地理,就連修行之事也知之甚詳,據他自己說,他祖上曾出過修行之人,到他這一輩家族雖然已經沒落,但遺留下的書籍仍記載了不少關於修行者的事。

吳家雖然自那位修行者之後,便再也沒有出過有修行資質的人,但吳家上上下下都對先祖留下的東西珍重無比,隻要若是吳家能出現有資質者,便可借助先祖留下的東西說不定能再複榮光。

吳經說到此事的時候還顯得十分遺憾,吳家數百年來竟連一個一品資質者都沒有,先祖也不知所蹤,沒有修行者的庇護,家族的沒落也在情理之中,就連先祖留下的東西,也變賣了不少,後來被歹人發現,還被搶走了許多。

通脈果的事,吳經也極為了解,他先祖為了他的後輩隻有一二品資質者修行考慮,還特地準備了幾枚通脈丹,這通脈丹正是以通脈果為主材料煉製而成,一枚丹藥便可使一二品資質不必被第一道門坎所拘束,直入煉氣。

通脈果乃至通脈丹雖然都極難保存,但若有築基大修肯施加法力刻畫法陣,以玉盒封印,那保存通脈丹也並不困難。

不過這幾枚通脈丹也被歹人搶走,也讓何平深感可惜,若是還在,何平說不得要與吳經談論一下這通脈丹的事了。

據吳經所說,通脈果確實是在今年就會成熟,並且正是在沂水山之中,沂水城之所以在沂水山下建城,也與這通脈果不無關係,但通脈果雖然再過不久就會成熟,隻是卻不能隨意采摘,因為通脈果果熟之地被沂水城陳家把持著。

早些年陳家先祖無意間發現沂水山上有通脈果,立即意識到其間有利可圖,通脈果雖不是什麼高級靈藥,但勝在稀有,不少大修行者為了小輩也對通脈果趨之若鶩。

陳家先祖依靠通脈果發了一筆大財,但財一露了白,惹來覬覦也是常事,在幾個有大修行者的家族合力之下,陳家也沒能保住這份寶藏,好在陳家多年依靠通脈果發的財也拉攏了不少修行者,因此在對通脈果的分配上倒是還有一定的話語權。

各家實力不一,又不願平均分配,通脈果最終便有了如今這種獲取方式,陳家與其餘幾家均不派出修行者去采摘通脈果,隻派出凡人前往采摘,此種做法一是為了避免各家族修行者直接獨自將通脈果全摘完,二是為曆練小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