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乘船(1 / 2)

六月的邵陽湖,微波粼粼,有鳥蟲,有柳枝,湖上來往著客船,湖心有島,邵陽鎮也因此湖而得名。

從邵陽到沂水,陸路崎嶇難行,有山巒重重,因而隻能從邵陽湖乘船,延沂水而下,幾日便可到達沂水城。

何平到達邵陽湖的渡口,已是午初之時了,此刻日正高掛,正是一天間火靈氣最為濃烈的時機,此刻修行火行功法事半功倍。

自昨夜有了氣感以來,何平對整個世界的感知早已全然不同了,在鳳溪村的時候,因村中林木叢生,農田綿延,草木的一呼一吸之間無不吐納著木靈氣,木靈氣極多,土靈氣也同樣如此。

若是在鳳溪村中修行,何平隱隱有些感覺,他隻需四十年便可突破煉氣,但在此烈日灼灼之下,火靈氣將木靈氣壓製極大,極其不利修行。

何平歎了口氣,不再運轉《木行決》,因為火靈氣遁入經脈導致的燒灼感才緩緩消失。

功法隨時隨地都可運轉,絕不限定非得在一處打坐修行。

渡口的船隻不少,因為沂水是大城,行商者,勞作者都難免要常去沂水,所以何平很快便乘上了一隻商船。

沂水的商家來邵陽賣掉貨物之後,往往可以使商船空出許多重量,因而商戶也往往趁機帶上一些想要前去沂水的客人,再多賺取一些銀錢。

“為客多年餐風露啊!應謝人間,一隙容身處!”何平登船之前突然聽的不知何處傳來一句,再回首卻不知道那聲音是何人了。

想來有些蕭瑟,他這一去,也算是客處異鄉,修行之途坎坷難行,若是未能得到通脈果,他隻得繼續前往他地,即使是僥幸能得到通脈果,要繼續修行更需要找尋別的靈藥,這家鄉,是難歸了。

邵陽湖春日之際常有才子吟詩作對,但夏日較為少見。

何平登上了船。

這家名為趙氏商船的船修得頗為奢華,用木竟全是柚木,船隻極大,船艙也建的如同小屋一般,絲綢上的“趙”字迎風招展,還特地為乘客擺了座椅,也算是對得起它三錢銀子的乘船費用了。

何平上船之後才發現遠不止於此,整隻船散發著濃鬱的木靈氣,並且靈氣隻在船隻周圍彌漫,毫不外泄,此刻日輪高掛之時,火靈氣竟分毫靠近不得船隻,船下的水靈氣也被隔絕,想來這隻船必然是被修行中人施過法術。

船隻上絲毫感覺不到熱氣,隻覺得涼風習習,這等令常人覺得奇異之事倒是讓何平喜出望外,他連忙在座位坐下,運行起《木行決》,船上木靈氣豐厚,木靈氣的流轉令他的經脈十分舒適。

“若能在此船上修行,隻需三十年我便可突破煉氣!”

行船的時間是枯燥的,何平閉目修行倒是耐得住,但周遭同行的一位旅客卻如坐針氈,想要同何平說話,意圖緩解旅途的無聊。

“兄台,此行也是前去沂水進學的?”

何平本不欲理會此人,但架不住此人聒噪,隻好回道,“在下並不是去進學的。”

“哦?兄台,我看你一副讀書人模樣,又不是去進學,那是去沂水經商?總不至於是去沂水做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