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國旅行(3 / 3)

拜倫對當時的希臘人印象極佳, 在麥可莉太太家也常常有舞會交際的機會。麥可莉太太的3 個美麗女兒中, 拜倫尤其喜愛麥可莉太太的小女兒泰麗撒。他對她的感情, 使他能夠從史班賽的愛情中稍微獲得喘息的機會, 他說:“史班賽夫人迷符已解除, 不再吸引我了!”

盡管拜倫喜歡希臘的一切, 但他沒有忘記要去波斯和印度的決定。

正巧有一艘英國船要去那裏, 拜倫就抓住這機會, 和霍布豪斯整裝待發。也許他還有點舍不得離開那位可愛的希臘少女吧, 所以在離開之前, 還寫了一首詩:

在我們分別前,

把我的心, 把我的心交還。

或者, 既然它已經和我脫離,

留著它吧, 把其餘的也拿去!

請聽一句我臨別前的誓語:

你是我的生命, 我愛你。

我要憑那無拘無束的鬈發,

每陣愛琴海的風都追逐著它;

我要憑那墨玉鑲邊的眼睛,

睫毛直吻著你頰上的嫣紅;

我要憑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語:

你是我的生命, 我愛你。

還有我久欲一嚐的紅唇,

還有那輕盈緊束的腰身;

我要憑這些定情的鮮花,

它們勝過一切言語的表達;

我要說, 憑愛情的一串悲喜:

你是我的生命, 我愛你。

雅典的少女啊, 我們分了手;

想著我吧, 當你孤獨的時候。

雖然我向著伊斯坦堡飛奔,

雅典卻抓住我的心和靈魂:

我能夠不愛你嗎? 不會的,

你是我的生命, 我愛你。

在《恰爾德·哈羅德遊記》一書中, 他寫著:

雅典——除了這個名字具有魅力外, 凡是喜歡藝術和自然的人, 都會尊崇這個地方。這裏的氣候, 至少對我來說代表著永恒的春天。雨很少, 雪也不曾覆蓋過平原, 偶爾的陰沉天氣還很令人滿意。

當然, 拜倫所謂的“氣候”, 自然不僅指天氣而已, 也包括了人民、土地、風俗等。事實上, 這也是指當地人的一些生活方式。而且, 隻有在當地生活過一段時期的人, 才能了解他所謂的“ 氣候”

是怎樣一回事。對於來自寒冷以及濃霧密布的英倫的他來說, 晴朗、陽光普照、綠意盎然的希臘, 可說是古典的東方風土人情的一種象征。

他曾說過:

如果我是一個詩人, 希臘的空氣就是使我成為詩人的原因……

拜倫和霍布豪斯一行很快到了波斯古老城市士每那, 他們暫住在當地英國領事的家中, 等待去君士坦丁堡的機會。此時的拜倫似乎對前途感到彷徨, 他寫信給母親說:“我越走越遠, 就越來越懶,每天都昏昏沉沉的!”

其實拜倫之所以如此, 一方麵是因為他終日回想著過去的事;另一方麵是因為君士坦丁堡的氣候, 那裏要比英國炎熱許多, 這讓他們並不太適應那裏幹燥炎熱的環境。

事實上他並未像他信中所描述的那麼懶散, 因為, 他一直在寫《恰爾德·哈羅德遊記》。

1811 年5 月13 日的下午14 時, 他們從煙霧中看到到處都是伊斯蘭教禮拜寺的尖塔和柏樹的君士坦丁堡。第二天中午, 他們登岸並經過蘇丹王的宮牆。他們還在牆外看到兩隻狗在噬咬一具死屍。

然後, 他們到英國駐君士坦丁堡大使羅勃·艾迪耳家去。

拜倫對土耳其沒有多大好感, 他極端厭惡土耳其人的草菅人命和獨裁的政治統治; 而且, 比較起來在希臘時他們還能與當地人來往, 可是, 在土耳其卻沒有一點機會。

雖然土耳其的蘇丹王也邀請他們去參加王宮的宴會, 但拜倫覺得似乎並沒有像在阿裏·巴夏的王宮那樣受到重視。不過, 據當時另一位英國人說:“ 蘇丹王對這位英俊的英國貴族, 似乎有極大的興趣!”

1811 年的春天, 由於種種因素, 拜倫不得不考慮回英國, 他的健康情況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理由。

1811 年7 月14 日, 是他離開英國兩年後的第12 天, 他再度回到了英國土地。當初他離開英國, 曾假設自己成為一個世界公民後的種種情況, 而這次的旅行, 不但證實了他的想法, 並且也幫助他觀察到“這個又擠又小的島嶼的英國” 的人們的偏見和執著。這是運用他“對其他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經曆的認識” 來下斷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