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宸近看過中央黨校廳局級班調研組的一項調研,調查顯示,2021年華夏民眾的生活質量滿意度度明顯下降,對於短期內生活質量改進的信心也顯著跌落。同時受訪者普遍對社會大環境感到無助。
華夏調查機構零點研究谘詢集團完成的《2010年華夏居民生活質量指數調查報告》顯示,大約25%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比周圍的人貧窮。調查報告指出,拉低居民生活品質感受的主要原因是物價持續上漲,房價居高不下,收入水平沒有改善等。
值得注意的是,受訪者對自己貧窮的原因普遍認為是社會“不給力”,是社會製度和社會風氣等原因造成自家的貧窮。其中50%以上自認貧窮的受訪者認為“缺少關係門路”是主要原因。還有相當一部分受訪者認為“現今的社會是一個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社會”。持這種觀點的人城鎮地區占482%,農村地區為357%。調查發現,認為“貧窮是社會原因而非個人原因”的受訪者城市居民和年輕人中加普遍。比如,城鎮中隻有61%的人認為,自家貧窮是“家裏人不努力”。
此外,教育、醫療、養老也是受訪者對自己貧窮原因的解釋。
市廳班的調研報告援引零點研究谘詢集團的分析說,如果人們傾向於把負麵事件的原因歸咎於自己不可掌控的外部因素,一方麵可以減輕自己心理上的內疚感,另一方麵還會形成無助感,從而導致社會風險上升。
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胡建學認為,華夏目前是國富民窮,國家稅收以每年大約20%的速度增長,造成民間財富不斷減少。另一方麵社會的**、官民矛盾的激化,就極有可能導致群體『性』事件。民眾可能借著一件小事情,發泄會『政府』的不滿。
他說:“老百姓滿意度下降的確導致社會風險。後發展成老百姓對『政府』的公共道德等方麵的不滿意。或者說發展成整個社會的玩世不恭,道德墮落的現象。終是會瓦解統治者執政的基礎。”
調研組帶隊教授汪劍飛認為,社會財富分配不公,貧富兩極分化使得民眾對社會有意見,但是他們沒有表達的渠道,反而加重了民眾的無助感。“他們對社會有很多意見,但是他們的這些意見體製內沒有一個很好的發泄渠道。當他們有些人試圖表達自己的訴求或者試圖展開維權行動的時候,卻又招致『政府』以穩定為借口的打壓。”
汪劍飛指出,『政府』的打壓使得民眾心理上又積累了多對社會的不滿,積怨加深。對於這部分民眾來說,他們對社會是不可能滿意的。
汪劍飛認為,民眾滿意度下降跟當局的執政方式有關。官員用手中的權力與民爭利,造成民眾對『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媒體近報道,華夏國家『主席』薛遠嵐建黨節之前到京城一個居民小區考察民生,了解老百姓高物價壓力下對生活是否滿意。一家住小區兩居室廉租房的住戶對薛遠嵐說,他們這套55平方米的單元房每月的租金是99元人民幣。“99元月租金”引發了網絡的熱議,香港媒體報道,有網民“人肉”後發現,該小區的月租金為2000元,99元的房租實屬不可能。因此,引發了地方官員造假,作弊蒙騙總***等的議論。也有網友說,京城市有補貼廉租房的規定,京城8個城區廉租家庭月租房補貼低限額為750元人民幣,高補貼限額為1800元。因此有網友假定,要想享受到每月99元的租金,這套廉租房每月的租金應該是1899元,這家住戶得到的租房補貼應該是1800元。不料這又導致另一個爭論:為何薛總***一去考察,就是這家拿到高補貼的站出來了?
對『政府』的不信任感,一至於斯!
建黨節即將來臨,10月的大換屆即將來臨……蕭宸麵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官民不互信的華夏……(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