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國和家(2 / 2)

蕭宸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搞明白大伯的意圖,隻好點頭表示受教。

蕭正站蕭老的墓前,沉默片刻,又正『色』道:“蕭飛同誌不僅僅是我的父親,你的爺爺,同時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領導人。我現華夏社會科學院掛名,看了今年畢業的研究生的論文,有一位博導帶的學生們的題目就是:《關於蕭飛同誌幹部隊伍建設思想研究》。至於我自己,也去上了兩堂社會課,也是按照蕭飛同誌‘鳥籠子理論’辦事:小籠子放開,大籠子鎖住。小籠子不放開,沒有吸引力,聽眾坐不住;大籠子不鎖住,沒有原則『性』,領導坐不住。蕭飛同誌早年是一個印書館的排字工,但後來他卻以幹一行學一行,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精一行,不僅贏得了黨內同誌們的讚賞,也贏得了政治對手的讚歎。如果說任弼時是一種‘駱駝精神’的話,那麼,蕭飛同誌就是一種‘蜜蜂’精神。他能組織上給定的任何一個崗位都做的善美,像蜂蜜一樣***各種知識,而且吸進的是花粉,吐出的蜂蜜。蕭飛同誌一生的經曆艱難而豐富,他以完全徹底的實事求是精神和頑強的創造『性』的探精神黨內外享有盛譽,對他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影響大的是***同誌。

作為兒子,也作為晚一輩的同誌,我對蕭飛同誌的一生勤於學習、善於思考,認為概括起來有幾點:第一,工作中長期堅持調查研究;第二,認真聽取內行、專家和當事人的意見;第三,能夠認真聽取反麵意見,認為有錢難買反對自己意見的人,有了反對意見可以促使自己思考問題;第四,敢於堅持原則,能頂得住來自各方麵的壓力;第五,堅持學習,堅持讀書,長期讀報,日積月累。正是有這些特點,所以,無論做華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還是做中央分管經濟工作的副總理,他都能夠做到善於把握總體情況和總的趨勢,努力研究情況、學習東西,不斷探解決問題。我們把蕭飛思想的精華刻了這塊墓碑的兩側,一共15個字:不惟上、不惟書、隻為實;交換、比較、反複。”

蕭宸聽到這裏,以為大伯是以兩位長輩的經驗教導自己,便點了點頭,說:“我還記得2004年9月,我們華夏***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的《華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其中有一句經典的話:‘無產階級政黨奪取政權不容易,執掌好政權尤其是長期執掌好政權不容易。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說得好啊,我們黨的先哲們治黨治國治軍的本領,夠後人學習的。黨的執政意識、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有那一條不是靠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幹部去思考的、去實踐的,沒有‘駱駝精神’,沒有‘蜜蜂精神’,從何談起!”

蕭正沒有接腔,卻忽然微微笑了起來,若有所指地說:“從任弼時和蕭飛兩個人的共同身份看,他們進班子時,都屬於班子成員‘老中青’三結合裏的‘青’。一般而言,擔當這種角『色』的人,外人看來羨慕不已,認為他們是圈子裏的人,有發言權;這種人也許還分管一塊工作,自然有一個方麵軍的人要聽從他們的調遣,屬於‘兵頭將尾’的角『色』,但班子裏和班子外是不一樣的。其實有過這種角『色』經曆的人卻知道,這種角『色』班子裏是不好當的,尤其是如何對待那些把你選進班子裏的‘老大’。讓你進班子,也許不是因為你比別人能幹,而是你比別人合適,能幹的內涵是確定的,而合適的內涵就未必確定。當說話時不說話,老大會認為你太無能;不當說話時『亂』說話,老大會認為你還不成熟。當表態時不表態,老大會認為你不忠誠,不當表態時『亂』表態,老大會認為你沒有分寸。至於如何與班子裏的其他成員相處,如何渡過‘老中青’裏的‘青’,中年繼續成為‘老中青’裏的‘中’,到了老年還‘老中青’裏擔任‘老’的角『色』,也就是說一生不出圈子,這是一個人一生需要琢磨,需要實踐,需要總結的。但是,越到老此中經驗越會是秘不宣人,隻能靠後來人自己慢慢琢磨,可不少人哪有機會慢慢琢磨,還沒有等琢磨清楚就出了局。”

蕭宸恍然,原來大伯今天說這番話的意思,終是提醒自己,如此還隻是儲,不是君。

也許,是中央黨校講的那些話,傳到了大伯耳朵裏吧?

蕭宸深吸一口氣,平靜地點頭:“我知道了。”

大伯回過頭,笑起來:“那就好,小宸,我老了,你還年輕,而小年他們還小。你要隨時提醒自己,你的一舉一動,牽動的是整個國……和家。”(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