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玄機用“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告誡鄰女,女性應該主動追求自己的心上人,應該去選擇更好的夫婿,何必為了一個薄情寡義的人就整天悲悲戚戚要死要活。今天的我們可不要小看了這樣的思想,這是很了不起的,敢愛敢恨,真切熱烈,有著強烈的女性自覺意識,也使整首詩迸發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原來,魚玄機十五歲時嫁給一個叫作李億的人為妾,有過短暫的恩愛纏綿,但李億明媒正娶的妻子不能容忍魚玄機的存在,對其處處刁難。後來夫君李億對她也漸漸冷落,在魚玄機十六歲時就將她拋棄了。唐代妾的身份十分低下,可以隨意被買賣或送人。這首詩是魚玄機以切身的生活經驗得出的痛苦心聲,是對封建社會中婦女普遍遭受不幸婚姻的高度概括,喊出了被侮辱被損害婦女的苦悶之聲。
具有超前女性意識的詩歌不隻這一首。自有科舉以來,女性都沒有資格參與,很多女性也不在意,甚至認為理所當然,心甘情願接受男權社會的欺壓和奴役。但魚玄機卻對這樣的科舉製度萌生了不平的意識,並借《遊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一詩予以表達:
雲峰滿目放春晴,曆曆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魚玄機身為女道士,有機會到各個道觀遊覽,有一天,她偶然到了崇真觀,恰巧趕上了進士及第的名單在那裏放榜。唐代的禮部考試在春季舉行,便是“春闈”。首句“雲峰滿目放春晴”也點明了季節,雲峰放晴,滿目春色。魚玄機仔細觀看了榜中姓名,那一個個剛勁有力的名字都是考官千挑萬選點出來的,因此她說“曆曆銀鉤指下生”。這兩句寫出了詩人對及第士子一舉成名、踏上仕途的羨慕之情。
詩人在別人的“春風得意”中想到了自己:“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唐代進士考試以詩取士,自己滿腹詩才,卻因身為女子,沒有資格參加,更別說和247他們一樣金榜題名了,極其羨慕又無可奈何。一個“空”字,將她的內心世界完全地表現出來,詩人有這樣的覺醒,難能可貴。
(二)
排名第二的官妓薛濤(?—832),字洪度,父親是一名京都小吏,安史之亂後居住在成都。薛濤年幼時就顯出過人的天賦,八歲能夠吟詩,她的父親曾以“詠梧桐”為題,吟了兩句詩:“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薛濤應聲答道:“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薛濤的對句似乎預示了她一生的命運。
十四歲時,父親去世,薛濤與母親相依為命,迫於生計,薛濤憑自己過人的美貌及精詩文、通音律的才情開始在歡樂場上侍酒賦詩、彈唱娛客,被稱為“詩伎”。十六歲成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府中的官妓。唐朝的這種官妓主要是表演才藝,達官貴人們也喜歡與這樣有文化的女子來往。當時與薛濤詩文酬唱的名流才子很多,如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張籍、杜牧、劉禹錫、張祜等,其中不少人和薛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據說因為有薛濤的存在,詩人們每寫出一首詩,第一個想給皇帝看,第二個就想給薛濤看。因為皇帝是男性權威的化身,而薛濤是女性品味的代言人。在當時的社會,薛濤能夠得到男性的肯定和尊重,靠的就是她不卑不亢的態度和絕妙的才情。
《紀異錄》記載,高崇文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經常舉行聚會,薛濤常常有出色的表現。在一次歡飲中,依舊是薛濤作陪。古人喝酒喜歡行酒令,像《紅樓夢》裏沒文化的薛蟠聚會時都說出了“一個蚊子哼哼哼”的酒令。高大人來了,自然是要以酒令助興的,當時高大人說了一句“口似沒梁鬥”的行酒令,“口”“鬥”這兩個字是押韻的,而且口字的形狀就像是個沒有“梁”(柄)的“鬥”。薛濤馬上接了一句:川似三條椽。“川”字三根豎線,確實像三條椽子,椽是裝於屋頂以支持屋頂蓋材料的木杆,而且“川”“椽”也押韻,對得非常好。這個高大人故意挑毛病,說:“你這三條椽子,第一條怎麼是彎的呢?”薛濤應聲答道:“高大人當劍南西川節度使這麼大的官兒,用的都是沒有柄的破鬥。我不過一介陪酒的婦人,家裏的椽子有點彎,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此語一出,滿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