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我們需要回到開元盛世。曆史中的唐玄宗李隆基是一個早年曆經權謀政變,靠著本事最後取得皇位的帝王,正是他,創造了開元、天寶年間的盛世。但是到了天寶末年,李隆基覺得天下太平,就開始享樂放縱,懈怠朝政。楊玉環比李隆基小三十三歲,青春美貌,懂音律,善舞蹈,是一位藝術奇才。這樣的天賦讓李隆基十分欣賞,甚至不顧楊玉環已經是他兒子妃子的身份,讓楊玉環入道觀修行,化名玉真,幾年後,接進宮裏,封為貴妃。
楊玉環聰慧有計謀,並且善解人意,入宮後,她和唐玄宗一起鑽研音樂與舞蹈。她受到唐玄宗《霓裳羽衣曲》的靈感啟發,編製出具有高超藝術水平的舞蹈《霓裳羽衣舞》,挑選舞藝出眾的梨園弟子,親自傳授訓練。《霓裳羽衣舞》當時就成為軟舞一絕,被稱為“天下第一舞”。這個舞蹈是模擬雲朵的飄逸輕盈,因此舞蹈服裝不同凡響,像五彩的雲霞。數十人穿著華美的服裝,一起跳這個舞,衣袂飄飄,身形款款,宛如仙子下凡,美不勝收,又如妙音出世,環珮叮當。白居易在中唐時期觀賞過此舞,稱讚道:“千舞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楊玉環也由此受到唐玄宗的專寵。
楊貴妃滿足於藝術與君王之愛中,與沉湎後宮、不理國事的唐玄宗一起享樂,對他沒有任何勸勉。慢慢地,宦官奸相當權,朝政風氣開始變壞,賞罰無度;堂兄楊國忠依靠楊貴妃的得寵而權勢滔天,橫行霸道;節度使安祿山心懷不軌暗蓄兵力,黎民百姓日益陷入苦海。最終爆發安史之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等人逃亡蜀地,在離長安兩百裏左右的馬嵬坡,士兵們心懷怨恨,不肯行軍,認為唐玄宗不理朝政才導致民不聊生,才讓安祿山有機會造反。更認為是楊玉環蠱惑了唐玄宗,因此殺了平時氣焰囂張的草包楊國忠,逼唐玄宗下旨殺了楊玉環。最終,為了平息士兵們的怒氣,楊玉環做了替罪羊,被賜死在馬嵬坡,匆匆掩埋,這才化解了此事。事後唐玄宗對楊貴妃無限思念,不能釋懷。
白居易的《長恨歌》雖然是寫唐玄宗李隆基和寵妃楊玉環的愛情故事,但詩人筆下的李、楊的形象,並不是真實的“曆史人物”,他刪去了一些事實,增添了自己的藝術想象和虛構成分,是詩人按照自己的審美理想對其加以淨化和改造而重新塑造的藝術形象。經過詩人自己的改編和藝術提取,變成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悲劇。
在詩的第一部分,白居易極力讚許楊玉環的美貌和君王對她的百般寵愛。在詩中,楊玉環被塑造成了一位自小“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少女,她“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這位女子是何等天生麗質呢?白居易略一沉吟,寫出了震古爍今的兩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唐玄宗對楊玉環的寵愛,白居易更是極力鋪陳,妙筆生花:
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我們需要回到開元盛世。曆史中的唐玄宗李隆基是一個早年曆經權謀政變,靠著本事最後取得皇位的帝王,正是他,創造了開元、天寶年間的盛世。但是到了天寶末年,李隆基覺得天下太平,就開始享樂放縱,懈怠朝政。楊玉環比李隆基小三十三歲,青春美貌,懂音律,善舞蹈,是一位藝術奇才。這樣的天賦讓李隆基十分欣賞,甚至不顧楊玉環已經是他兒子妃子的身份,讓楊玉環入道觀修行,化名玉真,幾年後,接進宮裏,封為貴妃。
楊玉環聰慧有計謀,並且善解人意,入宮後,她和唐玄宗一起鑽研音樂與舞蹈。她受到唐玄宗《霓裳羽衣曲》的靈感啟發,編製出具有高超藝術水平的舞蹈《霓裳羽衣舞》,挑選舞藝出眾的梨園弟子,親自傳授訓練。《霓裳羽衣舞》當時就成為軟舞一絕,被稱為“天下第一舞”。這個舞蹈是模擬雲朵的飄逸輕盈,因此舞蹈服裝不同凡響,像五彩的雲霞。數十人穿著華美的服裝,一起跳這個舞,衣袂飄飄,身形款款,宛如仙子下凡,美不勝收,又如妙音出世,環珮叮當。白居易在中唐時期觀賞過此舞,稱讚道:“千舞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楊玉環也由此受到唐玄宗的專寵。
楊貴妃滿足於藝術與君王之愛中,與沉湎後宮、不理國事的唐玄宗一起享樂,對他沒有任何勸勉。慢慢地,宦官奸相當權,朝政風氣開始變壞,賞罰無度;堂兄楊國忠依靠楊貴妃的得寵而權勢滔天,橫行霸道;節度使安祿山心懷不軌暗蓄兵力,黎民百姓日益陷入苦海。最終爆發安史之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等人逃亡蜀地,在離長安兩百裏左右的馬嵬坡,士兵們心懷怨恨,不肯行軍,認為唐玄宗不理朝政才導致民不聊生,才讓安祿山有機會造反。更認為是楊玉環蠱惑了唐玄宗,因此殺了平時氣焰囂張的草包楊國忠,逼唐玄宗下旨殺了楊玉環。最終,為了平息士兵們的怒氣,楊玉環做了替罪羊,被賜死在馬嵬坡,匆匆掩埋,這才化解了此事。事後唐玄宗對楊貴妃無限思念,不能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