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登幽州台歌》為什麼是千古絕唱?(1 / 3)

在家鄉苦讀三年之後,陳子昂懷著指點江山、建功立業的誌趣與萬丈豪情,辭別故鄉來到長安念太學,為參加科舉考試做準備。當時科舉考試不糊名,因此考前的名聲十分重要,碌碌無名之輩考中的希望很渺茫。陳子昂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長安,沒有一個高官文豪認識他,想要得到推薦很難。首次科舉落第,更像一桶冷水澆在陳子昂的頭頂上。此時他該怎麼辦?一般人會選擇繼續等待,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太平廣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明陳子昂不是一般人。

陳子昂待在長安,科舉不順,苦想門路。一天,聽聞集市上有人在賣一把胡琴,出價百萬,圍觀者眾多,每天都有富豪權貴聞名過來傳看那把琴,但沒有一個人能夠辨別優劣,也沒有一個人出錢購買,因此來來回回好幾天,胡琴依舊在集市上叫賣,圍觀者絲毫不見減少。陳子昂知道後,來到集市上,看了胡琴一眼,對賣琴的人說自己可以用一千串銅錢來交換。賣琴人喜笑顏開連聲答應,眾人大驚,都問這個年輕人這麼高價錢買琴用來幹什麼。陳子昂隻說自己善於彈奏這個樂器。

旁邊好奇的人就問,有沒有機會聽公子彈奏一曲。陳子昂點頭一笑,告訴了眾人他的住址,並且說明日備有酒水,如果大家能夠邀請有名望的朋友來就更好了,是他的榮幸。第二日早晨,陳子昂的住所來了一百多號人,房間被擠滿了,來者不少是當時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對陳子昂千金買琴感到好奇,也想一睹胡琴奏樂的風采。

陳子昂用美酒佳肴招待來客,吃飽喝足後,隻見他不慌不忙拿出胡琴,將琴捧在手中,說:“我陳子昂雖然沒有謝靈運和謝脁那樣的才華,但卻有屈原、賈誼的誌向,從四川來到京城,我帶著百餘卷詩文四處求拜,卻沒有一個人賞識。這種樂器不過是低賤樂工用的,卻敢出價百萬,哪裏值得我來彈奏?”

說時遲那時快,他將琴舉過頭頂,奮力往地上一摔。砰的一聲巨響,胡琴摔得粉碎。在大家目瞪口呆之際,陳子昂將自己事先準備好的詩文,一一贈給來客。看看他的詩文,字字珠璣,工整巧妙,於是人人爭相傳誦。當天京城裏幾乎都在議論著這件事,一夜之間,陳子昂便家喻戶曉,名滿京城。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炒作成功了。

陳子昂這一招可謂有膽有謀,當然也少不了才和財的幫忙,可見他的行事作風有異於常人,絕不是甘於碌碌無為之輩。他的這種誌向和家世有關,多位祖先曾為名臣高官,比如陳子昂的第二十八代世祖陳平。在楚漢戰爭時,陳平為漢高祖劉邦出謀劃策,六出奇計,官拜右丞相,封為曲逆侯。陳平是一介布衣,憑著自己的才智,直接做到丞相的位置,十分風光。祖先的功業對陳子昂影響很大,他也希望自己能夠光宗耀祖,實現自己的才能。於是用縱橫家出奇製勝的方式,積極入仕,想成就一番功業。

在家鄉苦讀三年之後,陳子昂懷著指點江山、建功立業的誌趣與萬丈豪情,辭別故鄉來到長安念太學,為參加科舉考試做準備。當時科舉考試不糊名,因此考前的名聲十分重要,碌碌無名之輩考中的希望很渺茫。陳子昂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長安,沒有一個高官文豪認識他,想要得到推薦很難。首次科舉落第,更像一桶冷水澆在陳子昂的頭頂上。此時他該怎麼辦?一般人會選擇繼續等待,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太平廣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明陳子昂不是一般人。

陳子昂待在長安,科舉不順,苦想門路。一天,聽聞集市上有人在賣一把胡琴,出價百萬,圍觀者眾多,每天都有富豪權貴聞名過來傳看那把琴,但沒有一個人能夠辨別優劣,也沒有一個人出錢購買,因此來來回回好幾天,胡琴依舊在集市上叫賣,圍觀者絲毫不見減少。陳子昂知道後,來到集市上,看了胡琴一眼,對賣琴的人說自己可以用一千串銅錢來交換。賣琴人喜笑顏開連聲答應,眾人大驚,都問這個年輕人這麼高價錢買琴用來幹什麼。陳子昂隻說自己善於彈奏這個樂器。

旁邊好奇的人就問,有沒有機會聽公子彈奏一曲。陳子昂點頭一笑,告訴了眾人他的住址,並且說明日備有酒水,如果大家能夠邀請有名望的朋友來就更好了,是他的榮幸。第二日早晨,陳子昂的住所來了一百多號人,房間被擠滿了,來者不少是當時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對陳子昂千金買琴感到好奇,也想一睹胡琴奏樂的風采。

陳子昂用美酒佳肴招待來客,吃飽喝足後,隻見他不慌不忙拿出胡琴,將琴捧在手中,說:“我陳子昂雖然沒有謝靈運和謝脁那樣的才華,但卻有屈原、賈誼的誌向,從四川來到京城,我帶著百餘卷詩文四處求拜,卻沒有一個人賞識。這種樂器不過是低賤樂工用的,卻敢出價百萬,哪裏值得我來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