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了價目,便宜得驚人,這才認定被攤主騙了。按住懊悔,從頭說事情,吳律師寫好了,讀一遍,加減幾個字,謄寫到一種格式紙上。何碧秋開過發票,銀貨兩訖,趕到公安局來,早已下班了。
中午在食攤上吃一碗椒麵,辣出一頭汗。坐著等汗幹了,太陽已挪過頭頂了。順街打問旅社,選定街角一家門麵小些的,問一夜價錢,管登記的老頭把頭探出窗口:“開發票哦?”何碧秋問:“開與不開,怎麼說?”老頭笑道:“開票每鋪一晚六塊,實付四塊,回去報銷後,有兩塊進你腰包。不開票,一晚三塊。”何碧秋驚訝道:“你是私人還是公家的?”老頭說:“國家保護個體經營呀!”見她發愣,又說:“我店麵雖小,被褥換得很勤,你看看再說嘛。”強邀著看了一遍,見地下和床上果然爽淨。又礙店主熱情,便付錢住定這裏了。
那店主放下心來拉呱道:“大嫂你進城,有要緊事吧?”何碧秋說:“告狀。”店主聽罷問:“傷著要害沒?”何碧秋說:“幸好沒有,離也不遠,好大一塊紫血淤腫。”店主說:“也就罷了,不至於鬧到公安局呀?”何碧秋說:“眼下將就也行,倒是想著日後呢。不把這個理扳平,我一家日後沒法活。”店主同情道:“說得也是。”
巴到上班,到這邊來。兩個穿製服的前腳後腳到了。看了訴狀、旁證和診斷書,驚訝道:“怎麼是外省的區醫院證明?”何碧秋回答了。兩個人拿出簿本來,問幾句,記到上麵,讓捺指印。捺過指印,兩個人說:“你先回去,我們會處理的。不過,這幾天有幾樁急案需辦,你稍稍耐心等候。”何碧秋應聲出來。
出得樓門,仰臉被西斜陽光一刺,憋不住鼻孔竄癢,就打了個噴嚏。忽聽有人在叫,卻是李公安員,問:“你上縣了?王長柱付你錢了吧?”見她不吭聲,驚訝道:“他竟敢不付?”何碧秋說:“我沒說他不付,是說他怎麼個付法。”李公安員聽罷,評判道:“這個王長柱,真不曉事!”又檢討:“也怪我,當初應該三人抵麵,手接手清賬,就沒有這些話了。”何碧秋說:“現在扯破臉,結下子孫仇了。”李公安員說:“這個人哪,香的不吃吃辣的。”何碧秋聽他口音向著自己,解釋道:“我去鄉裏沒找到您,才來縣城,剛剛寫了訴狀遞了。”李公安員正色道:“這是你的權利嘛。”說著,聽見那邊人叫。何碧秋瞅見是剛剛收她訴狀中的一個人,這人拿著茶杯去洗測間召了殘葉,返回站在內廊問李公安員:“有個婦女剛走,是你地皮上的粵呀。”李公安員說:“我也約略了解些。什麼時候派人下去呀?”這人說。
“局裏哪擠得出人手?”李公安員說:“其中一個當事人,就是那個村長。我有些熟悉,單對單說話抹不開麵子,你們至少要派個把人吧?”到又裏,何碧秋想到聽人家牆根不妥,趕緊退到大門口。
過會兒李公安員出來說:“好了,過幾天你來鄉裏一趟。”何碧秋問。
“是幾天呢?你說個準數。”李公安員說了,兩人分手。
到了這天,李公安員辦急案不在,由別人轉交了一份縣公安局的夕罰裁定。何碧秋聽上麵的文字,仍是承擔醫藥費、調養費和誤工補貼三項,數字跟上回不相上下,心想:“轉了一圈兒,豈不繞回來了?”見女愣著,這人告訴她李公安說過,如果對裁決不服,可以提請上麵複議何碧秋聽了,不再多說,回家將兩頭放足架子催了一半膘的豬,拉到之蘇地麵集上賣成錢,當作進城的花費。
何碧秋上城仍住這家旅店。去市公安局申請了複議回來,店主老;在窗口安慰她道:“反正這碼事了,你別太急,下午空閑,去逛公園散耀悶氣也好。”何碧秋問:“說這七八年來,西南城牆下三五裏水塘,都愜做了風景,又造了一座祠墓,棺材是金絲楠木的。公園猜想決不是先肩模樣吧?”店主點頭道:“隻恨天不助雅興,風咫咫的。”何碧秋說:“刁們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不在乎這個。”
到祠墓一問門票,三塊五,忍痛付了。進門一座尋常大殿,尋常一樣石人石馬。轉過殿去,一塊石龜馱著一扇石碑,這又是見過的。卻1龜嘴下放一隻大石香爐,圍許多人熱鬧。近前看時,爐內沒有香灰,尖半槽清水。這些人正向水裏投放硬幣,多數沉了,水底明晃晃的一堆竟有幾枚浮在水上。原來殿角把這裏風遮擋了,那冷好了一些。有一]歲數穿齋服的坐在陽暖處,守張桌子兌換硬幣。圍看的人老少不等,多雜一夥青年,穿得花團錦簇。歡聲鬧動的也是這夥青年,每投一枚,泥先問一個心願,有調工資的,有分房的,有娶到好女子的,有當官提案的,說的一並是尋常話。何碧秋呆望一回,自去換了五毛角子,握在手裏,心裏禱告了官司輸贏,擠進人群去丟。一連五枚都沉了。邊上一個看客焦急,要過硬幣替她投,這五枚全都浮住。何碧秋一顆心也懸飄住,愣著瞎想。忽聽耳邊一陣哄鬧,是一個花簇青年問今晚麻將桌上的收成,才明白不過是場兒戲。收了心事,來看祠墓。
那祠墓其實是在坡腰上挖一個洞,邊頂襯了方石,三五十步深淺,隻拐一個彎,那口棺材阻在眼前。看它不比見過的大許多,漆也是見過的革葬色,不值得花三塊五買這個看。
轉來公園,門口依稀親切。走過小石拱橋,見左邊先前一大片暖花房,改作了遊藝場。風從右邊空曠池塘上潑灑過來,逼人一身冰水。兩個值班姑娘縮在售票亭內不出頭。有一撥遊客,看是兩對夫妻,帶的兩個孩子鬧著乘“旋風”,家長去買票,那邊不賣,雙方對起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