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七章 桃花胎記,今生相逢的佐證(上)(2 / 3)

路邊一個商人向身邊人解說:“你們不知道這次大唐軍隊能夠輕而易舉平定史思明叛軍,多虧了十二皇子李璲和他同門師姐飛鴻仙子。這兩個人都是昆侖山上的修道高人,法術高強、本領非凡,如果不是有他們兩個人,恐怕大唐軍隊一定會慘敗在那夥妖人手裏。”

旁邊一身青衣賣糖葫蘆的老頭噗嗤笑了一聲,似乎知道更深的內幕,點頭說:“這位先生所說確實不假,不瞞各位,舍妹曾經就是當年伺候儀王母親華妃的侍女。其實那陸長風20年前曾來過長安城,還覲見過當今太上皇。恐怕你不知道了吧?說到底,這三人本是昆侖山天渡島的同門,為何如今戰場相殘?”

看著眾人搖頭,期待下文的眼神,賣糖葫蘆的老頭繼續說下去,“還得說起二十多年,楊玉環引薦煉丹道士陸長風給唐玄宗,說他通曉法術,會煉製不老丹藥,本想暗中扶持陸長風一把,卻被華妃、惠妃從中阻止,最終唐玄宗沒有重用此人,而是賞賜了一些銀兩就此打發。第二天隻有四五歲大的十二皇子卻意外中毒,就在奄奄一息時,幸好袁天罡道長領著飛鴻仙子前來,解了劇毒而挽救了十二皇子一命,從此李璲被那仙子帶回昆侖山修煉。因為見不到兒子傷心,劉華妃終日以淚洗麵,思念成疾,最後鬱鬱而終。當年十二皇子李璲中毒之事整個皇宮眾人皆知,中毒的晌午他在禦花園放風箏時,吃了楊玉環給的桂花糕,甚至不少人猜測是楊玉環背後所為,毒藥就是陸長風所給。陸長風助史思明圖謀不軌舉兵造反,為了給楊玉環報仇,派手下追殺唐玄宗,如今自己被李璲斬殺,這一切不過是因果循環,陸長風最終也算是罪有應得。”

周圍有人神乎其神的垮虛道:“聽說這些來自昆侖山的人,騰雲駕霧,遁形隱身,化水為冰,噴煙吐火,呼風喚雨,本事個個厲害不凡。如果再年輕十年,我也去昆侖山修仙,學會法術雲遊四海,誰欺負我就讓他們知道厲害。”

浩瀚威嚴的大唐軍隊從朱雀門進入長安城,街道兩旁的人擁擠圍觀,很多人爭先恐後的問:“快看打仗歸來的軍隊進來了,哪個是儀王殿下?”

一個十五六歲痞氣十足的少年從人群中朝街邊擁擠,吹著呼哨,嚷嚷著“哪個是飛鴻仙子?我要看仙子。”

那個商人指著隊伍,說:“你們看,騎著紅馬的那個氣宇軒昂、五官如玉的男子就是十二皇子李璲,剛剛馬車上掀開珠簾的就是飛鴻仙子。”

在城門口迎接大軍後,軍隊駐紮在城外,唐肅宗走在中間,郭子儀、李璲分列兩側,三人談論戰場上的事情,李璲心中時刻關心其餘眾將、文武大臣跟在身後,浩浩蕩蕩的回到了大明宮。

大明宮宣政殿上,站在龍椅寶座邊的太監總領李輔國,走到台階前,宣讀聖旨,大帥郭子儀率軍剿滅史思明和其殘黨,居功至偉,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接著封賞了李琬、高仙芝等眾將。

文武大臣詫異為何沒有封賞功勞最大的李璲,唐肅宗笑容滿麵的站起來,說:“朕要親自嘉賞儀王李璲,此次若不是李璲和飛鴻仙子從昆侖山下凡而來,在兩軍陣前大敗陸長風和紫雲姬,又破了九天玄雷陣,恐怕此戰難以取勝。”

沒等唐肅宗繼續往下說,李璲害怕當著滿朝大臣再次封賞,就站出來,婉言拒絕任何封賞,心中惶恐,說:“安史之亂攪得大唐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臣弟目睹猖獗的賊寇殺害無辜一家七口,趕到之時,隻救下一名六歲大的女孩。懇求陛下大赦天下,重振朝綱,祈盼天下早日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這也是家師洞天老祖的心願。”

最後唐肅宗執拗半天,也隻好點頭答應,下旨明晚在太極宮設宴為眾將軍慶功,讓儀王李璲和飛鴻仙子定更要賞臉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