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烏氏強按住心思吃了兩口菊花酒,索然無味,扔了手裏的筷子說道:“五弟妹我是個直性子,有話我也就直說了。”

黛玉看向她,石氏看著兩人,笑著說道:“這薛寶釵我倒是見過兩次,看著是個敦厚老實的,不知怎麼就惹惱我們的三皇妃了。”

烏氏呸了一下,說道:“憑她也配,不過是見她有意沒意的就往我家那位跟前湊,長的有幾分姿色,我便想著納了她給爺做妾,她倒拿起喬來,話裏話外的說什麼和五弟妹從小一處玩的話來。”

這話一出,眾人笑道:“怕是這薛寶釵看不上這妾位罷。”

包氏在旁悠悠一笑,“這薛寶釵是個心大的,每次我去母後那邊請安十有□□都能見著她陪著清平在母後跟前侍奉。”

石氏想了想方道:“你們這一說我倒也記起來,大約是有這麼個人,樣貌是極好的,倒是沒說過話。”

烏氏不削的說道:“這個薛寶釵不知安的什麼心,乘著幾次和爺偶遇倒是讓爺記住了她。我想著咱也不是不賢惠的,當下便派了嬤嬤去問她,雖說是妾可也定好好的辦幾桌酒席,哪裏曉得她竟然不願意。哪有這麼容易的事,不過是個沒落皇商,還真當自己是千金小姐了。”

這烏氏的話雖難聽,可也沒說錯,薛寶釵以為憑著自己這才貌定能闖出一翻天地卻不想竟是處處碰壁。

黛玉在旁聽著眾人議論薛寶釵,言語間對她頗為不齒,黛玉在旁聽著雖不會附和她們亦不會為她辯解。

倒是石氏見黛玉沉默想著就這般談論一個未出閣的女子似乎不好,勸解道:”不過是個妄想攀龍附鳳的罷了,在宮裏也不算奇事。“

烏氏冷笑道:”人人都想攀高枝也本不是奇事,可這薛寶釵見著隻許妾位便心生退意,這就是不識抬舉了。“

烏氏說完看了看一旁沉默不語的黛玉,輕輕一笑,說道:”依我看,五弟妹要小心了,怕是她會把心思放到老五頭上,說起這長相,老五可是拔尖的。“

眾人聽了這話都笑了起來,黛玉不疾不徐的說道:”謝三嫂關照,我雖年紀小可也知道妾侍再多也是越不過主母的。“

烏氏聽了這話,說道:”你倒是個心寬的,新婚之夜出了那事也沒當一回事。“

黛玉喝了一口溫好的菊花酒,挑了一筷子的蟹黃放嘴裏嚼了,緩緩的說道:”三嫂這話我就不明白了,我行的端做的直,那事和我有什麼關係。“

臉色不好的李氏在旁乘機說道:”弟妹說的好,丟臉的又不是咱們。“

”嘿!你們倒成一國的了。“烏氏見李氏幫腔便有些不耐。

石氏見她們臉色不對,忙說道:“好端端的螃蟹宴你們也不歇歇,何苦為了旁人傷了和氣。”

卻說那烏氏見著大嫂勸解,也不再多話,隻道:“我這分明是為五弟妹抱不平,好好的婚事被那小丫頭攪合了。”

包氏在旁笑著說道:“我看五弟妹容光煥發,神采飛揚倒是無礙,真正被打攪的怕是樊郡王吧!”

眾人聽了這句都低頭笑了起來,那樊郡王成婚行過禮後才發現新娘子不是小郡主,要不是後來聞人霖派人把小郡主偷偷送了過去,這婚事怕是變成一場天大的笑話。

這事雖早就不許散播出去,可這事鬧的不小,該知道的還是都知道了。

更何況一群內宅婦人整日閑著沒事,最喜歡嚼舌根,這事又這般荒唐,這才一日的功夫便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出來。

此時這話被提了出來,那包氏雖是個不愛多話的,可也忍不住說道:“剛來的時候聽著好像樊郡王把那個丫頭立為妾侍了。”

烏氏譏笑道:“那樊郡王這些年順風順水的平白吃了這麼大一悶虧確實沒臉,可那小郡主明擺著就是不願嫁給他,他卻非要娶,這丟臉的事可是他自己找來的。”

李氏看了一眼黛玉的臉色,眾人都知那小郡主意中人是聞人霖,早先就為了這個不知弄出了多少玩笑事,那聞人霖最後卻娶了個無權無勢的林黛玉,當真是照化弄人。

這世間之事本就沒個定論,況且那小郡主平日裏驕縱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此時不定有多少人背地裏笑她。

待宴席散了,黛玉著實有些累了,坐在車上便有些昏昏欲睡,索性對著聞人霖也沒什麼可矜持的,倚靠在他肩上便眯了一會。

且說薛寶釵,自從入了宮便一心想著欲上青雲,後收服了清平公主更是自持才智過人,有意無意的便陪著清平公主去皇後宮中請安的機會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