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秦老師憔悴的麵容,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秦老師應當好好休息一陣。
這一天終於盼來了!秦老師快做母親了。這個讓孩子們感到神秘和羞澀的話題,竟在我們學生中間偷偷傳開了。知道了的都暗暗慶幸:秦老師這一下會好好休息了。
秦老師還沒下山休息。每天放學上學,她仍然堅持走到流花溪邊,用熱切的目光清點著每一塊小石步兒。
聽人說,同班幾個同學的媽媽來勸秦老師了。她們說,山裏條件差,秦老師結婚晚,擔心生孩子時有什麼差錯。可是秦老師一直沒動身,一次又一次推遲著下山的日期。
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當秦老師這天晚上從流花溪邊回到學校時,她便覺得下山晚了。一天一夜,她那固執的小寶寶一直不願下地。
山前山後,學生的家長都來了。他們燒香許願,用最落後的方式表白著桃花山人的心願。但後來,還隻是保住了秦老師一個人。
我們都明白,秦老師是為了我們這些學生,而舍棄了一次做母親的機會。當後來人為她惋惜這件事時,她卻說:“有啥後悔的!學生哪一個不像我的孩子!”
是的,秦老師是把我們當作孩子一般的關懷。但她不僅給予了我們慈母的溫暖,而且用知識的甘泉滋潤了我們那些稚嫩的心扉。
走著小石步兒,我們懂得了大雁為什麼往南飛,知道了月亮離開太陽就不會發出光輝,知道了祖國是火藥、活字印刷術的故鄉,更懂得了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意義。
走著小石步兒,我們在這些桃花山的孩子讀完了一年級,二年級……終於再有半年,我們就要從小石步兒走向縣城中學,走向新的天地了。
可是這一年,“史無前例”的這一天,那一場席卷中國大地的浩劫開始了。我們那些幼稚無知的孩子在別有用心的人的慫恿下,在批鬥秦老師的會上,揭發了她用“資產階級母愛”腐蝕我們,用“封資修文化”毒害我們的“罪行”。在流花溪邊召開的批鬥會上,我們當著秦老師的麵,推翻了那體現著“資產階級母愛”的一長溜密密的小石步兒。後來聽人說,這天晚上,她一個人在流花溪邊徘徊了很久很久……
半年後,上邊號召“複課鬧革命”。一個月白風清的夜晚,我經過流花溪回家。聽見嘩嘩的水聲,我才想起河邊上的小石步兒早已不存在了。我正坐在桃樹林下準備脫鞋,忽聽溪裏“撲通”一聲作響。
啊!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流花溪上,又擺上了一溜小石步兒。有一個人,正弓著腰用石片塞那最後一塊石步兒……
那是一個多麼熟悉的身影啊!我的靈魂在顫驚。一霎時,震驚、羞愧、悔恨……各種各樣複雜的感情絞結著。過去,我曾多少次心安理得地從秦老師支起的小石塊上走過,這一次,我是再也沒有勇氣踏在那上麵了。
望著秦老師憔悴的麵容,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秦老師應當好好休息一陣。
這一天終於盼來了!秦老師快做母親了。這個讓孩子們感到神秘和羞澀的話題,竟在我們學生中間偷偷傳開了。知道了的都暗暗慶幸:秦老師這一下會好好休息了。
秦老師還沒下山休息。每天放學上學,她仍然堅持走到流花溪邊,用熱切的目光清點著每一塊小石步兒。
聽人說,同班幾個同學的媽媽來勸秦老師了。她們說,山裏條件差,秦老師結婚晚,擔心生孩子時有什麼差錯。可是秦老師一直沒動身,一次又一次推遲著下山的日期。
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當秦老師這天晚上從流花溪邊回到學校時,她便覺得下山晚了。一天一夜,她那固執的小寶寶一直不願下地。
山前山後,學生的家長都來了。他們燒香許願,用最落後的方式表白著桃花山人的心願。但後來,還隻是保住了秦老師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