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風雲迭起,素指初染血 第120章 迂回政策(1 / 2)

第二卷 風雲迭起,素指初染血 第120章 迂回政策

馮落櫻聞言若見一絲異色,但終歸被長睫所掩看不分明。

朱佑祁合了奏折,眉宇間愁雲不散,“這是吳太師上的折子,說左將軍克扣軍餉和兵士屯田所得,轉而上賄於李太傅,並提及有賬目為證。”

軍餉和屯田,正是當初李家利用文家設給吳家的局,當初馮落櫻便與吳夫人說過,讓其歸還所得,並掌握證據反攻李家,沒想到這麼快便有了結果。

馮落櫻柔聲如風,“皇上是覺得此事不足以動搖李家,但又不想就此輕就,所以兩麵為難?”以李太傅的心性,此等事情必定不會親自接受,就算嚴查下去,也必定是找個替死鬼罷了,非但不能傷及其根本,反而還容易打草驚蛇,但一切對李太傅不利的事情,對皇帝而言都是難能可貴且意義重大的。

朱佑祁垂眸,沒有應聲。

馮落櫻自是明白他的心事,卻是從容舉步上前,蔥白的玉指輕輕為之按揉額側,“其實此事也不一定就是太傅的錯,這左將軍要送禮,太傅便是無疑收取,可李家士族龐大,保不準有人越俎代庖擅作主張的。”

朱佑祁也正是由此顧慮,李家宗族龐大盤根錯節,許多事自是不必李太傅操心的。

“可左將軍行賄一事卻是板上釘釘的,依臣妾之見,皇上不若將嚴懲左將軍以儆效尤,不僅是左將軍,那些親好李太傅的大臣中,定還有不少行賄的,皇上大可以貪汙為名下嚴懲不貸,眾人貪汙自是事實,皇上處罰他們也是理所應當。”

“如此無異於隔靴搔癢,並無實效。”

“他們既向李家送了好處,出事後自然也少不得找李家救援,倘若皇上能讓他們受到應有的懲罰,而他們付出了銀子卻又未能得到好處,必定會對收賄之人抱有怨憤。”

“……”朱佑祁沉了眉,似在思考馮落櫻的提議。

“如此一來,眾人明知得不到好處,自然不會再舍得把銀子往外送,沒了行賄之人,受賄一事自然也會迎刃而解了。”

“話雖如此,但若隻處罰行賄之人,而對李家不聞不問,隻怕眾臣都會當朕是個不辨是非的糊塗昏君。”

馮落櫻眉梢微挑,“李太傅位高權重,皇上雖有心小施懲戒,可奈何苦無證據,倘若真有人不服處罰敢怨怪於皇上,那皇上不若大方承認不足之處,隻是需得讓百官明白皇上處貪的決心和缺乏支持的無奈。”

“嗬,你這是要朕離間黨派,再利用其麵和心不合的心理,從中坐取漁翁之利?”

馮落櫻但笑不語,若說誰最清楚李太傅的把柄,莫過於那些替他做事的人了。而官場這些人,有幾個是真心交友的,不過是利益相投罷了。

朱佑祁麵色肅然,“你說的方法倒也並非不可行,隻是黨派之間素來勾結一體,實乃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朕著力處罰,勢必引起朝中百官抵抗,實施起來隻怕是困難重重。”

“所以臣妾才說要查貪不查賄,賄賂一事自然是讓官員勾結難以連根拔除,但貪汙一事卻相對分立得多,例如左將軍一案,皇上隻追究其貪汙軍餉和屯田所得,對其贓物去向隻做私用一詞,不予細查,而百官之中,位高權重者鮮少親自搜刮民脂民膏,多是以收禮為主,是以皇上查貪雖不利於他們,但也並無大礙。”

“太傅素來多疑,難保其不會有所動作。”

“兩害相較取其輕,想來太傅在保外姓人還是保本族人的問題上,不會有一絲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