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謀 第31章 宮中風雲起(1 / 2)

嫡女謀 第31章 宮中風雲起

傷筋動骨一百天,縱然紀挽歌再怎麼不情願,這一個月的養傷期,是躲不過去的,好在她隻是隻傷到了手,不至於臥床,要不然她真的會被逼瘋的。

與以往不同的事,這一次紀挽歌受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懷,宮中皇帝,皇後,東宮太子,甚至是泓王,都給紀挽歌送了補品來,這樣的待遇,別說是紀挽歌,放眼整個京城這樣事情都是沒有的。

皇帝皇後是為了彭厲鋒打傷紀挽歌的事情善後,太子再怎麼說也曾經是紀挽歌的未婚夫,表示關懷也說的過去,泓王的殷勤,卻是說不過去的。

坊間漸漸有了流傳,說泓王對紀挽歌有意。

黃金日日去外麵收集這些八卦消息,回來轉達給紀挽歌聽,想要讓紀挽歌緩解一下心情。

接連多日,紀挽歌都處在悶悶不樂的情緒中,這樣的受人矚目,並不是她想要的,而且輿論能轉變的如此之快,也是紀挽歌從沒有想過的,前幾個月甚至是一年前,京城人人口中的廢物,沒人能看得上的紀挽歌,因為恭王世子這一鬧,瞬間變的炙手可熱起來。

其實也不是紀挽歌本人多受到大家的讚賞,而是經過這件事,眾人才發現,紀挽歌是不受寵沒有錯,可是她是國公府嫡女的事實卻是無人能改變的,紀霆對這個女兒也不是完全的不聞不問。

勳國公府四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出嫁,老二老四現在還在東宮裏住著,看起來紀霆也沒有將人接回來的打算,那麼國公府的女兒現在可就隻剩下紀挽歌一位了,還是身份最為貴重的嫡女。

為什麼嫡女比庶女就能高貴那麼多?

血統是一個方麵,庶女的娘親都是身份低下的妾室,血統自然高貴不到哪裏去。其次就是教養,正妻一般都是名門閨秀,教養女兒的手段多是大氣,端莊的,這可比姨娘們天天爭寵中長大的女兒,不知道優秀多少倍。還有,就是嫁妝,血統,教養,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血統隻是麵子好看。教養,不管女兒在娘家是個什麼樣子,到了婆家自有婆母會嚴加管教,知書達禮的是最好,性格不好的也沒關係,厲害的婆婆有的是自信將她板正過來。

嫁妝卻是無法改變的,紀明媚出嫁,雖說魏姨娘已經盡自己所能的給她置辦了嫁妝,那也不過是國公府嫡女出嫁的配置,這跟有母親嫁妝增值的嫁妝,那可不是能相提並論的。

年畫絨當年的十裏紅妝,時隔多年京城的貴婦人們心中都是難以忘懷的,現在年畫絨在國公府過的淒慘,丈夫寵愛小妾,斷沒有把嫁妝留給紀家的可能,這嫁妝自然而然就都要留給唯一的女兒紀挽歌,再者紀挽歌的娘舅家,那可是南地首富,雖是商戶,可是銀子卻是實打實的。

風向一轉,誰也能看明白,這紀挽歌的價值比她那幾個姐妹可高太多了。

由此,也解釋了紀挽歌受到泓王青睞的緣由,牽扯著實力雄厚的勳國公府,還有億萬家財在身後頂著,誰能不動心,泓王要是得了這麼一位王妃,重重打了曾經未嫁先休的太子爺的臉,也幾乎是將太子逼上了絕路。

一個有老牌氏族之首做嶽父,有數不清的銀子作後盾的得寵王爺,比上行事荒唐,隻占著嫡字的太子,可厲害太多了。

這些尋常百姓都能想到的事,太子如何能想不到呢。

白須白發的章棋給太子出謀劃策,“太子,為今之計,您隻能求得恭王府的支持以求能在形勢上壓倒泓王。”

章棋分析的很對,開國皇帝留下來的兩個鐵帽子爵位,一文一武,文乃勳國公府,武當屬恭王府,尤其現在的恭王府還跟景丞相成了親家,這可是不容小窺的一股子勢力。

朝廷現在分為三派,老牌氏族,清流一派,還有武將。

老牌氏族以前從來都是以勳國公府為首,但是這一任勳國公為人荒唐,現在已經不是他們的首領,可是多年餘威尚存,而且就章棋看來,這些人還是緊緊跟著勳國公的,否則,勳國公那日在朝堂上大膽控訴恭王世子,不會沒人出來反駁。

要知道巴結皇帝的人從來不少,皇帝不喜勳國公,溺愛彭厲鋒,幾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卻無人敢站出來說話,可見勳國公的能耐。

清流一派就不必說了,多是憑著自己的才幹拚上來的白身,沒有家族背景,這些人幾乎全部都是景丞相的門生,尊師重道,對景丞相言聽計從。

武將,在大夜朝的武將中,恭王府那可真是神一般的存在,從開國的神武大將軍開始,曆任恭王從沒有不是用兵如神的,在夜朝武將家中擺放的神位,中央絕對是神武大將軍。恭王府,從來都是供人高山仰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