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覺一愣,哦!終於想起來了,我確實是在夢裏見過她。但怎麼可能?那夢裏的人怎麼會與她如此相像?夢是假的呀?而這個人卻實實在在地存在著,難道是我眼花了嗎?
“是不?我沒說差吧?”老奶奶看到我臉上的表情,自信的道。我不得不點了點頭。
“哎!那就不用人家操心了,你這是前生注定,今世續緣,這個哇!就叫做隔世姻緣!”老奶奶一本正經的告訴我。
我故意哈哈笑了起來,:“這是巧合,我根本不信你們那一套,現在都快二十一世紀了,講究的是科學。當然,誰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我不信!”
那老奶奶搖了搖頭,歎了口氣便不再說什麼了。
車到五台山的時候,是下午四點鍾了,然後又搭車到山上的台懷鎮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們便循道而上,開始了五台山之旅。
路上行人如織,人們很早便起身而來,在那些善男信女的眼裏,作一次大法會並不是經常有的事,必須早早趕到;而對於眾多的旅遊者來說,這更是千載難逢的場麵,當然不會錯過。我護送的老奶奶們成了有幸參加法會的善男信女,而我也因此成了個有幸的旅遊者。
我這還是第一次到五台山,哪裏知道東南西北,隻是隨著人群往山上走。那山挺高,尤其是其中一座山峰高聳入雲,仿佛利劍一樣刺穿蒼穹,有人告訴我,那就是北台葉鬥峰,海拔高過了三千米,素稱華北第一峰。這五台山卻原來是由五座峰環抱而成,因峰頂平坦寬闊,如同壘土之台,故名。這五台各有其名,東台叫做望海峰,西台為掛月峰,南台是錦繡峰,北台是葉鬥峰,中台翠岩峰。五台山因為山高氣溫低,尤其是夏季涼爽,所以又有清涼山之名。在我的記憶裏,華北的山總是岩石禿兀,林木稀少,整個山體呈黃褐色,而這座五台山卻不同,雖也是峭壁危崖,岣岩參差,但卻草木繁盛,清流潺潺。而山上寺廟之多,幾乎是一裏一座了,不愧為佛教聖地。
我那隨行的五個老奶奶是遇廟必進,見佛必拜,隻喜壞了那些賣香火的小販,卻愁壞了在一旁又不好催促的我。我真搞不懂,這些省吃簡用的老太太們,舍不得花一毛錢來喝碗豆漿,卻舍得花五塊錢買十根一燒就了的草香,真叫人又好氣,又好笑。
“小夥子,你也來磕個頭,抽個簽吧?”那個最老的奶奶見我不耐煩,提意道。
我猶豫了一下,覺得不妨試一試,於是也學著她們的樣子,在這個叫不出名字來的菩薩麵前磕了三個頭,甩出了一根簽來。這卻引來了眾多人的回顧,我聽到有人在竊竊私語:“看那個當兵的也在拜佛呢!”我心裏不服氣地道:“當兵又怎麼了?”裝作沒有聽見。
那個老奶奶撿起我的簽,遞給了旁邊的一個和尚,那和尚拿在手裏看了看,搖了搖頭,從簽盒裏抽出了張書簽大小的黃色簽紙給了我。我首先看到的到的是“下下簽”三個字,旁邊豎著寫了四句話:“二十年來一場空,三分吉來七分凶,他日尋得逍遙處,自在半夢半醒中。”
“這是什麼玩意兒?”我心裏罵著,一出大殿的門,就隨手將那簽撕了個粉碎,扔在空中,看著它象雪花一樣飄落,才暫消了我心中的懊惱。
“小夥子,你心不誠。”那個老奶奶勸解似地開導我:“菩薩是在嚇唬你哩!”
縱使這樣,我依然後悔去抽什麼簽,讓心頭籠上一片陰影。咳,話又說回來了,不信就是不信,又生什麼氣呢?
大法會是在顯通寺舉行的,菩薩頂、塔院寺也擠滿了人。先是領導講話,再是來賓致詞,然後給佛像揭幕;這一係列序幕之後,大法會才算開始。隻見一大群和尚坐在高台之上,一位老僧講解了一通經文,和尚們唱著念了起來;老僧又講,和尚又念。善男信女們有的匍匐聆聽,有的跟著吟誦,有的隻會“南無阿彌陀佛”地哼哼,都顯示著自己無比的虔誠。與這些虔誠的香客相比,那些旅遊者則顯得太過隨便了,有的在交頭結耳,有的在擠來擠去,還有幾個老外扛著攝像機不停地拍著什麼。
我對這些卻毫無興趣,聽得久了,不免有些煩燥,再看看那高台上的僧眾,他們都半閉著目,似睡非睡,敲擊著木魚和大鼓,嘴在沒完沒了地開合著,真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於是我與那幾位不知在不在聽的老奶奶們打了聲招呼,約定了時間地點,先行開溜,到別的地方去轉悠轉悠了。那位最老的奶奶還好心地告訴我,會後還有齋會,叫我千萬莫錯過。我心中好笑,真不知道這些奶奶們是為了法會不是齋會而來,但我寧願喝些白開水,也不來熬這磨人性格的法會。
我更覺得五台山的自然風光要比佛事活動吸引人,可是這諾大的五台,無處沒有廟,無處不見佛,我甚至想,假如這座山沒有這些寺院該不會更美嗎?但再一分析又覺得可笑,其實正因為這是座佛教勝地,所以才保存有今日的秀麗風光,否則,隻怕跟中國北方大多數山林一樣,不是禿禿的成了饅頭,便是褐黃的成了幹澀的糧地。
我這麼信步的遊蕩著,沿著一條小溪溯遊而上,不知不覺的來到了一處僻靜所在,隻見樹木蔥鬱,環境清幽,氣溫微涼,連蟬聲都少有了,更不見那煙霧繚繞的香火。我本以為此處該是個凡人所在了,不會在有菩薩和那些善男信女,誰知剛轉過這片樹林,一抬頭又是一座廟堂,不過卻寒酸了許多。說是廟倒不如說是一所房子,若不是這屋頂也像所有的廟宇一樣四角有幾個漂亮的弧形飛簷,還掛著幾個鈴鐺,大概沒有人會以為這是個廟。廟門口也沒有名字,連頂上的匾額都失落了,隻有幾隻蜘蛛在網上坐禪。我想這也許是哪座寺院的後山,或隻是個倉庫性質的建築,但走近了才聞到一縷淡淡的香火味撲入鼻噏,這才知道那裏麵該是點著香的。
抱著所有旅遊者的心態,我也走進了這座小小的佛堂,裏麵供者一尊不大的泥塑釋迦牟尼的像,我的目光隻一掃,便被那佛像前跪在蒲團上一個祈禱的人所吸引。這是個少女的身影,一頭齊頸短發,一身潔白衣裙,一副虔誠姿態,可是這身影我怎麼如此熟悉?應該在哪裏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