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3、馬老爺子愛吃溜腰花
中醫先生說:吃啥補啥。馬老爺子就信這個理。我聽馬老爺子常說:男人衰老了,先從腰子上表現出來。你看那些尿急,尿頻,得前列腺炎的,都是腰子出了毛病。不管他說的有沒有科學道理,每天中午馬老爺子必吃一盤溜腰花。
馬老爺子快六十歲了,精神頭還跟小夥子一樣。他每天早五點就從廠裏轉悠,他從這個車間到那個車間,走哪嘮哪兒,到了吃飯中午的時候,就到廠門口的小飯店吃我做的溜腰花。
馬老爺子是進城幹部,52年到了機廠當了廠長,他是大老粗,沒文化,但跟工人師傅很貼心。文革時期挨批鬥,別人的帽子又高又大,壓得抬不起頭來,隻有馬老爺子的帽子最小最輕。到中午吃飯的時候,看管他的人都偷著給他東西吃。平反後,他不僅吃住在廠裏,有時還到最苦最累的打鐵房,跟年輕小夥子比試比試。他始終有一種不服老的勁頭。這大概跟他吃腰子有關。他每次吃溜腰花都說:一是我溜的腰子嫩,二是沒有騷味,三是刀功好,四是味道鮮美。我說:“馬老爺子你別誇了,再誇我該成你的特級廚師了。”
其實,溜腰花是最普遍的大陸的菜。我記得二十年前,應該算是高檔菜。二十年前最好的結婚席麵上,才能吃到溜腰花。而現在就過火了,不但沒人吃,有的飯店連主料都不預備了。他們一是嫌費事,二是考慮利潤不大,三是廚師手藝不精做不了。我認為溜腰花,是一道最能檢驗一個廚師標準的炒菜。我聽說,考一級廚師就考這道菜。一是看刀功,將新鮮的豬腰子從中間劈開,用手掌和刀擠壓,將腰子裏的騷筋片出來。用45度刀法將腰子片成片,但不能切斷。然後,再交叉切成網格狀,再分刀切成菱形塊。加入泡好的澱粉,拌勻,放入六成熱的油鍋一炸,等腰子變成麥穗形,沒有了血絲,撈出,控出油和水份。溜腰花的配料,最後用洋蔥頭,用別的配料不對味。馬老爺子說洋蔥頭是男性蔬菜,有壯陽的功能。二是看火候。鍋裏的油必須熱,將洋蔥頭切成寸塊,用蔥,薑嗆鍋後,放入洋蔥頭,煸炒翻勺,勺裏著火,加入料酒,醋,醬油,鹽,味精,勾澱粉,再加入明油翻倆個出勺。一道色,味,狀,鮮,嫩、香的溜腰花就端到了馬老爺子的麵前。馬老爺子邊吃邊說好。
大約馬老爺子在我朋友的飯館吃了一年。累計吃了三百多個腰子。後來,有人給他介紹了一個老伴,搬到老伴家去住了。
從此,馬老爺子就再也沒來小飯館吃我做的溜腰花了。再後來,我朋友的生意越做越大,買了幾輛汽車,跑長途運輸去了。所說小飯館關閉了,但溜腰花的手藝我始終沒丟,隻是不常練罷了。
馬老爺子如果還活著的話,估計得快一百歲了。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認識他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如今,馬老爺子是死是活我還真不敢肯定。因為馬老爺子的身子骨特別硬朗,活到一百歲應該是不成問題。
二十多年前,我的一個朋友從山東來到唐山,開了一個小飯館,他不會炒菜,有吃炒菜的了,他就到辦公室找我。我馬上放下手裏的活計,跟他來到飯館。因為吃炒菜的就是馬老爺子一個人。
馬老爺子高高的個頭,大臉盤,重眉毛,大嘴叉,挺著個大肚子。我估計他的腰肥得有五尺多。他把褲帶係到腰以上,就快到胸脯了。他說話的嗓門特別大,就象炮筒子。他走路時左腿有點拐,聽說是讓日本鬼子刺刀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