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玩而笑之集 71 念與劫(1 / 1)

二、玩而笑之集 71 念與劫

當你得知我將過生日時,你立馬說要為我寫一首詩,已過了一段時間還沒有寫出來,你心中總覺得過意不去。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我心裏真的非常感激——就在你萌動寫詩的那一念裏,我已經感到你的真和純,那已經是一首最好的詩。美好的東西往往是一瞬間的,如果因為這美好的一瞬而作無謂的冗長,那反而是一種折磨和痛楚。這裏牽涉到“念”和“劫”的辯證關係。

什麼是念?念就是心頭一動,就是一刹那。有學者考察出一刹那是零點零幾秒,那實在是令人哭笑不得,是機械唯物主義。在那一刹那產生的念頭是短暫的,卻又是曾經多少個日月的積累。宇宙是在一瞬間爆炸出來的,但它之前所醞釀的時間是無法想象的。長期孕育的東西,一旦產生,是那麼的美好。那是母親對於嬰孩的微笑。

什麼是劫?它也是一個時間概念。就是用一塊絹布去擦拭一塊磐石,每1000年擦拭一次,等把磐石磨完了,就是一劫。因為時間太長,太煎熬人,於是後人就把劫作為痛苦的象征,和難並稱為劫難。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對人世的諸多快樂和痛苦洞若觀火。

當一個人立誌成為某一學科的泰鬥時,那心情是崇高、豪邁的,但之後付出許多的艱辛和損失時別人無法知曉的,而且絕大多數是不會如願以償的。

當一個男孩對自己心儀的女孩承諾時,他是真誠的、幸福的、快樂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進入了劫的煎熬,於是就痛苦了。因為一瞬的快樂而付出終生的羈絆。不少人在劫中忍受不了折磨,隻好違背當初的諾言,選擇離開。

據我觀察,能把念和劫變通為一體而到“達”的境界隻有當今的一些官員,當初他們舉手宣誓的時候,心中是充滿敬意和自豪的,一旦他們進入了劫的境界,就會把當初的念遺忘的一幹二盡,在聲色犬馬中不斷產生新的念,所以他們時時快樂著——然而這些是進入更多劫的起點,可惜他們一般不承認。哈哈,不說他們了。

言歸正傳,非常感謝你當初的一念,那是海上躍出的太陽,是薄霧裏綻放的蓮花。那一份真誠的光輝永遠照耀在我的心空。

目前政府在行使行政職能時,出現了一些流氓化傾向,比如城管打人,警察施暴,拆遷中的強拆等等。這樣的傾向在基層更嚴重,上訪遭拘押送精神病院就不說了,就連收水電費這類的小事情,也要找個有點社會背景的小混混。

對此,正直之士有的憤慨,有的失望,而我卻從中看到了希望,就像在冰凍的泥土裏看到了小草的萌芽。

說真的,作為政府的官吏,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會輕易使用這樣的下三濫手段,因為使用它存在著極大的風險,有的可能為此葬送自己的美好仕途。可為什麼還要使用呢?那就是因為民眾的覺悟一天比一天高,維權意識一天比一天強,而政府原有的管理模式卻已落伍。隨著改革開放,商品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其主體(自然人或法人)對自身的利益的維護,對自我價值的自信是前所未有的。同時,隨著教育的普及,電視、網絡等媒體的放開,更加快了權益的自理能力。經濟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可作為上層建築的行政管理手段依舊老套,兩者之間就產生了脫節。流氓手段此時便應運而生了,它作為這個空檔的臨時填充物出現,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在實際運作中,也確實帶來了短暫的局部功效。

行政手段流氓化如果不及時終止,那麼向前發展必然會有兩個趨勢:一是流氓知識化,一是流氓體製化。

何謂流氓知識化?就是一批有文化的知識分子、專家學者,對流氓手段進行理論化處理,形成一定的理論體係,並用這些理論再去指導實踐。比如,把城管如何打人寫成《城管打人指南》之類的小冊子;比如提出“上訪者即精神病”的命題。

何謂流氓體製化?民國中的中統、軍統便是先例。

行政手段流氓化可能一時奏效,但也是揚湯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即使到了流氓知識化、體製化的高級階段,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管理手段落後與管理對象覺醒的矛盾,相反,有時還計劃了這個矛盾。那麼怎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呢?唯一的可行的就是適應新情況,改變行政管理手段。大而言之,便是經濟體製改革以後,必須進行政治體製改革。政治體製改革搞不搞?如何搞?已經是我們當今社會必須麵對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解剖行政手段流氓化,讓我們看到了民眾的覺醒,並由此而可能催生政治體製的改革,這難道不是一件給人以希望的好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