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舞者 35.溫馨的垃圾(1 / 2)

第三篇舞者 35.溫馨的垃圾

中國除了人多,還有一多是節日多,把日曆牌來出來看,每個月都有節日。不僅有中國自己的節,現在把老外的節也一起拿來過。雖說這有一些是商家的伎倆,弄一個節日做借口來促銷,肯定要好宣傳些。但誰會拒絕過節呢?有了節日,自然就把小日子裝點得更有姿有彩。

節日多了,自然短信就鋪天蓋地地多了起來,不管是什麼節日,中國大地上的天空中一定是飛滿著短信的。在節日裏,有手機的人最忙的事應該就是發短信,和刪除短信。離節日還有幾天的時間,手機就開始不停的地在叫了,無數的短信瞬間就將手機填滿。那一篇篇短信充滿了節日的問候,每個字都透著溫馨,一個節日又一個節日,一年又一年。漸漸地發現,那些祝福問候的詞句竟翻來覆去的是那些,可以看得出,為了省事,一條短信互相發來發去,重複的內容越來越多。

在接收多了短信後,也形成一種習慣,有了一條應節的短信,就照著手機中的電話簿挨個發。禮尚往來是我們的光榮傳統,怎能來而不往呢?明知那些短信看的可能極低,可還是不能不發,可以說是為了禮貌,也能說是為了一份平時少了的聯係。就算那些溫馨的詞句很垃圾,手機一響,提示著此時有人想到了你,被人惦記著還是很溫暖的。

其實對手機我是很白癡的,主要的功能也就用打電話。在手機功能越來越多的今日,再多的功能對我也無用武之地,還是很弱智地就用來打電話。再說現在上哪都有電腦,習慣性的使用電腦,當然比用手機方便快捷。早期發短信都是從電腦上發,那些問候更多的是通過郵件去傳遞,何況用手機打字是非常麻煩的事。

隻是在所認識的人中,並不是人人都習慣用電腦,甚至還有人有電腦不用的,動輒還是手機,硬著頭皮也得將手機上短信的功能搞明白。很坦白地說,節日多了常收到短信,到後來基本不看短信內容,隻看是誰發來的。一般上一個節日都誰誰誰發來過,等下一個節日快到時趕快先發,不能總讓他人主動,自己變成回禮似的,於禮也不合啊。

次數多了之後,很熟的朋友之間幹脆直言,別互相發那些垃圾了,懶得刪。很熟的朋友有一個開口,互相之間都是說就是就是,你別發了。這到是省了不少事,別人可不能不發,有個手機號就得發,為了傳遞一個信息給對方,惦記著呢。本來祝福和問候是不分日子的,隻是有些事在特定的時候被弄成了特定的約定,在節日這種特殊的日子都不問候,於情於理不合似的。當心意當任務來完成時,其表達的東西還有多少真實性?

從有了手機這東西之後,短信垃圾已經防不勝防,辦證、天上掉錢,廣告、騙局、政府和銀行想起來就有的溫馨揭示、甚至色情內容。隻要開著機,基本上是每天都有的,雖說接收不要錢,浪費我的電池和空間也討厭。

平安夜那天,和朋友坐一起,大家的手機都不時在響,因我們共同認識的人比較多,就互相查看有沒有誰漏發?或別人發來了沒回的?還有又檢查短信內容有無重複?重複了還得再找一條別人沒有的。那檢查和收發短信的樣子,就一副認真工作的樣。一件本來該是發自內心的溫馨祝願,竟變成了一件工作來完成。

當然我不敢把這種節日的問候說得不堪,否則拍我的磚夠我起大廈了。隻是說說而已,短信當然有短信的好處,電話交流不便時短信交流,還有許多無法在電話是直接說出的話,通過短信表達起來就容易的多。在此僅說的是節日中的那些滿天飛的套路短信,因內容的重複單調而覺得是垃圾,所以說它們是溫馨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