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說:“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魯迅先生說這話時,還沒有滿街扛著招牌或散發名片的職業公關家,那時作為公共關係之簡稱的公關,尚未成為顯學,也就無緣看到那本奇書……《四大古典名著與公關智慧》,所以也就沒有機會雲“在公關家眼裏,石兄所經曆的那番‘興衰際遇’寫的是公關: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公關”等等。魯迅先生沒有說《紅樓夢》在公關家眼裏寫的是公關,但深度閱讀《紅樓夢》的人還是驚奇地發現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賈府裏的人,還是賈府外的人,抑或是由府外走進去的人,都不得不麵臨怎樣和所相識的人相處的問題,都必然要被拋入某種特定的紛繁的社會關係之中,很好地曆練一番。這一點馬克思看得最透徹,所以他用嚴謹的德語不容置疑地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可謂精辟之極。《黑白門》裏我們觸及的其實就是現代“人際關係總和”的一個枝杈,一個賦予了新生活元素的縮影。
所以說,無論怎樣給公關下定義,公關總是人的公關……一門人如何與他人打交道的藝術。生命因公關而蘇醒,而活躍,而蓬勃。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者希爾茲說:“公共關係乃是我們所從事的各種活動、所發生的各種關係的統稱,這些活動與關係都是公共性的,並且都具有社會意義。”進一步引申,公共關係其實就是生活,而且由於人的社會屬性,即便是其私生活,也會打上公共關係的烙印。這樣,《黑白門》就有了很深的社會根基,楊笑梅們就有了存在的空間,她們的人生曆練也就有了普遍性的現實意義。從而使這部小說的語言美依附於作品的思想內容,有了一個可以信賴的支點。
耐心和熱情是公關需要的能力。寫小說也一樣,我看出梅子敘述的從容和耐心。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實卻十分甜美。很顯然,要想獲得收獲的甜美,首先要有耐心,也與苦心、誠心和毅力、精心和勇氣聯在一起的。在《黑白門》裏,我們欣喜地看到梅子的創作態度是真誠的,是質樸的,是在用心來詮釋“黑門”與“白門”的人生況味,因而讓讀者願意隨著她筆下的人物和景象或唏噓或感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楊笑梅們就鮮活地生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回眸可見,伸手可觸,每每念及,心生默契,就確信自己已經身在其中,亦麵臨遁入“黑門”或“白門”之選擇了。人生中,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不是所有的話都能兌現;不是所有的選擇都是正確的。隻要我們把自己的夢想,自己說的話,自己的選擇,統統交付給一顆潔淨的心靈,憑著我們對生活充滿詩意的敬意,就能找到智慧與人性的密碼,讓“公關”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閃耀著永遠明亮的熠熠光芒。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公關”就像一條條美麗的樹枝,把人間的友誼和溫暖送到遠方。《黑白門》讓我們憧憬遠方。
祝願梅子寫出更多更好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