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多事之秋:今兒這跳河的女孩肯定也是淚盡入水了
有的季節能讓人喜歡一生,比如這個秋季。
一位模特般身材的女人,裹著一件乳白色的長款風衣,脖頸上那條長長的黃色絲巾隨著她走路的節奏而隨風飄起。她款款地行走在燕都市的安寧路上,路兩邊的行道樹,雖有些發黃的葉子落地,但已有近三十多個年輪的國槐,依舊在這個季節伸出茂密的枝枝杈杈為市民們遮陽擋風。這位一看就是職場女性,今日的心情更舒暢於這個“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的季節。
她就是楊笑梅,《公關》雜誌社的編輯部主任。
因為今天單位要開會,今天又必須選擇公共汽車這個交通工具,所以她比平時上班早出門半個小時。
燕都是個新興商業城市,人口多,尤其是流動人口。她從安寧路走到了人民路的公交車站點。在這條燕都市最繁華的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都在這個時間點急匆匆地趕路,車輛行人各不相讓。大約十分鍾後,要乘的公交車才駛入站點,她擠上車,通道裏站滿了乘客。
燕都市路口多,車行駛幾分鍾就會有紅燈。內心開始焦急的她下意識地不停地向車窗外張望。馬路上行駛的自行車,比公交車都快。又一處路口,她看見有兩位交警正指揮著車輛和行人,交通協管員揮著小紅旗讓越過停車線的人們往後退。黃燈還沒有變成綠燈,十字路口騎自行車的人像一撥魚兒,齊刷刷地遊過去了,而公交車慢慢移動著它笨重的身軀。
這時,不知從哪個站點上來一位農村模樣的老太太,沒有人給她讓座位,她站在擁擠的人群中,從隨身攜帶的黑色提包裏摸出一個粽子,一雙粗糙的手一層一層地剝著粽子葉。看來她是真的餓了,不然怎麼會在這種場合吃粽子呢。楊笑梅心裏想著,和車上的乘客們一樣,擔心老太太手中的粽子米在晃來晃去的車上粘到自己衣服上,不約而同地為她閃開一塊空地。
公交車在緩慢地爬行著,車上的人們心急火燎。有人在喊,司機師傅,我要趕火車,能不能開快一點兒啊!
司機無奈地回應道:我比你們還急呢,你們看這能開快嗎?這時,楊笑梅額頭上已沁出了汗珠,心裏想:看來今天的會,非得遲到不可了。
嘎……猛的一聲急刹車聲,車內站著的所有人一起傾倒……一片混亂。我滴乖乖!原來是公交車與一輛小汽車貼在了一起。
一大一小的兩輛車在這個時候“親吻”猶如一對老夫少妻,乘客們隔著玻璃看看外麵的情況,搖搖頭,笑笑,便紛紛走下車,換乘其他公交車。
楊笑梅被迫下車,她已等不及換乘另一輛公交車,因為,還有一站地的距離就到單位了,她急匆匆地走在便道上,時不時地小跑幾步。心裏正埋怨自己今天怎麼穿了這麼高的高跟鞋時,突然撞到一個人的身上。
嗨……怎麼走路呢?這個中年男人剛從一輛寶馬車裏下來,腋下夾著一個黑色的包。
我……哦,對不起!她心裏想的隻是開會,沒顧上抬頭看看這位男士。
喂,你好!順便打問一下,省科學院是不是在這座樓?
這是省社科院,科學院在南邊那條路上。
她的頭似乎沒有顧上扭一下,說著,人已經走出了好遠。而身後的這位男人,注視著她的背影,看了好一會兒。
楊笑梅來到一座31層現代化商務辦公樓,急速跑過旋轉門,一口氣衝進電梯,按下15層鍵。心裏默喊“快,快,快,電梯加油!加油!”
門,終於開了,她衝出電梯,直奔會議室。
會議室裏正待開會的所有人眼光一齊投向她,其實她感覺所有的眼光更像是射,內心竟有了一些不自在。嗬嗬,美女主任是不是在大街上遇到粉絲了?通聯部主任老張在這個場合也不乏開句玩笑逗樂。
楊笑梅表麵很是鎮靜,沒有答話,微笑著瞟了他一眼。曾有人在背後說,楊笑梅這個女人的微笑極具殺傷力,尤其是她臉上那對淺淺的酒窩,會讓定力不足的男人想入非非。
她隨手把風衣和絲巾掛在牆角的衣架上,來到會議桌前,對坐在主座上的總編輕輕地說,不好意思,路上堵車。隨後,坐在總編旁邊的空座上。
總編微微點了點頭,目光衝向大家,清清嗓子,說,現在開始開會,今天是全體會,首先請各個部門負責人彙報本部門的年度工作。
總編,姓史名森。習慣於用燕都方言說話,他的方言似乎和他所從事的《公關》雜誌有點不太和諧。不過,與當今社會大和諧相比,這點不和諧又似乎顯得很微小。
史森,今年已五十五歲,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四五歲,體形偏瘦,常穿一件米黃色的夾克衫,顯得氣質文雅,他的神色裏總有一種與世無爭的神態,而他神態的後麵又似乎對某些事物有一種癡迷,那癡迷有時像欲望。他毛筆字寫得好,能換來好多的錢。雜誌社的人都知道他有這項不菲的收入。
發行部、廣告部、市場部、通聯部各負責人一一彙報各自部門的工作後。輪到編輯部主任楊笑梅開始彙報編輯部的工作。她總結了上一年的工作成績和不足,又提了幾點建議,她說:一、2010年編輯部將配合其他各部門,每期的封麵人物和特別策劃必須做到實地采訪,深度報道,既能帶來社會效益又能帶來經濟效益,避免以往的習慣在網上蕩稿源;二、必須增加采訪力度,增設公關危機欄目,深入地去挖掘報道,以提升媒體新聞的輿論監督作用;三、通過欄目和版式大幅度的改版,吸引讀者從而增加發行量帶來廣告客戶;四、編輯部重點配合市場部策劃活動,及時溝通或合作完成,刊登出最真實最貼近的內容;五、盡快恢複雜誌的網站,利用互聯網增加更多的讀者群體,加大與各行業的合作方式,從而擴大PR雜誌在全國的影響。同時她提出繼承上輩領導提出“傳播公關理念,鑄就智慧人生”為公關的宗旨,真正向政府企業等各團體個人傳播公關理念。楊笑梅的聲音似乎又高了一個音階:PR是讓公眾參與傳播才是最成功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