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浪漫主義的過程來看,亥姆霍茲一直非常強調定量實驗的作用,很早就形成了排斥形而上學假設的思想。物理學方麵的持續興趣使他長期關注於這個領域的發展,他意識到,德國的電動力學研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受到韋伯超距作用理論的統治。然而,在亥姆霍茲看來,韋伯對電流本質的假設明顯帶有浪漫主義的形而上學傾向,而這與他一貫堅持的反形而上學立場相矛盾,所以他更傾向於法拉第、湯姆孫和麥克斯韋等人的觀點,並且最終把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引入德國甚至歐洲大陸,從而為此後德國物理學領域的進一步發展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通過對亥姆霍茲在能量守恒定律、神經衝動傳播速度的測量、經驗主義視覺理論、非歐幾何學和電動力學幾個方麵所進行的曆史考察,可以看出,亥姆霍茲在反活力論、反先驗論和反浪漫主義中始終堅持的一個原則是:不要去假設一種不能作進一步分析和研究的實體。為了支持這種觀點,亥姆霍茲采用了一種幾乎實證主義的立場,他提倡發明儀器、定量測量和數學分析,以此顯示他的科學方法論的重要性。正是在這種哲學思考的指導下,亥姆霍茲在眾多科學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反過來,科學研究成果也逐步完善和深化了他的哲學思想,從而實現了哲學思想與科學研究的互動。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亥姆霍茲是一位科學全才,研究領域甚廣,但他在其他領域也同樣堅持主張經驗主義,比如在生理聲學和數學公理的分析中就是如此。鑒於此,本項研究得到的結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另外,對亥姆霍茲的哲學思想與科學思想之間關係的研究要考慮到當時的社會文化影響,正如心理學家波林所認為的,提出問題的是時代,但看清問題並加以解決的,則是亥姆霍茲的天才。所以,隻有把亥姆霍茲本人的科學研究工作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察,才能真正顯示出他對19世紀科學的發展,尤其是德國科學發展的重要性,而上述三個方麵的曆史考察與分析也恰恰為此提供了某種程度的說明。
然而,正如本文中多次強調的,亥姆霍茲是一位罕見的科學全才,加上他所處時代的科學與哲學之間的關係異常複雜,所以要完全厘清其中的各種關係,勢必還要作出更多、更全麵的努力。所以,考慮到本項研究的內容和時間,本書並沒有將亥姆霍茲的所有研究領域都涵蓋其中,而是做了一定程度的篩選,選擇了那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獻資料最為翔實的若幹方麵作為考察對象。盡管如此,這並沒有對預期的結果產生什麼實質的影響。事實上,亥姆霍茲對數學公理的論述和在生理聲學方麵的工作也是支持上述結論的,這也是今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