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郭太後:沒有妹妹怎麼辦?(2 / 3)

朱績聽陸抗這麼一分析,頓時氣急起來:“孫峻他算個什麼東西?也敢癡心妄想當大都督,陸大都督還在,吾父還在......。”

孫峻的軍事能力,在孫氏宗室之中,屬於厲害拔尖的一個,但比起陸遜來要差了不知多少,比起朱然,也是不如。

陸抗一席話挑起朱績怒火,識機見好就收,擺了擺手說道:“公緒,汝父姓朱,就算改為施姓,也一樣不是姓孫,陛下猜忌心重,當年赤壁大戰,周大都督也隻是代掌兵權,現在陛下威權日重,更不可能將兵權托付給外姓之人。”

朱績默然不語,心中憋屈得緊。

朱治死後,朱然為了保住兵權,屢次出生入死,為孫權衝鋒陷陣,在官職上,也從偏將軍晉為左大司馬,但實際麾下的軍隊,還是朱家的部曲族兵。

要是族中精英都死光了。

朱家會怎麼樣?

朱績不敢想下去,舍了自己,去成全孫峻的名聲,朱績還做不到那樣高尚。

“幼節,你若是在我的位置上,該當如何?”朱績悶聲問道,他之前也曾和父親朱然抱怨過損兵太多,但朱然對孫權的知遇之恩很是感激,聽不進忠言。

陸抗淡然一笑,抬手指向夏口城,道:“公緒,你若信得過我,就放我入城一趟,我來和步夫人、步仲思接洽,要是能私下達成陣前罷戰的協議,那朱家就不必為損兵著惱了。”

“幼節,你是說我們和步家商量好,給孫峻演一場假打的戲,妙,妙哉!”朱績拍著大腿,連連叫好起來。

陸抗與朱績一番計量之後,施施然大搖大擺的向夏口城而來。

到了離城箭矢射不到的地方,陸抗從懷中取出一麵漢旗,持在手中展開,然後朝著城頭揮手示意起來。

步闡眼睛充血,正帶著一隊族兵在龜山上巡視城垣,聽到手下將卒叫喊,凝神看去,卻是一少年郎正持旗示意,看樣子想要進城來。

隻有一人,步闡自是不怕。

在命人放下吊繩,將陸抗提上來之後,步闡仔細一打量,才算認出原是陸抗。

陸、步兩家這些年與蜀漢走得近,步闡去江陵的次數有不少,到陸績的府上見過陸抗好幾回,這次於困境中見陸抗到來,步闡不由得喜出望外。

“幼節,城外的逆吳退兵了嗎?可是劉丞相遣你前來,不知大漢天兵何時殺到,丞相如今又在何處。”

步闡口不擇言,握住陸抗的手連聲問道。

陸抗本來對步闡這個長輩獨抗吳軍的舉動甚是佩服,但瞧步闡這麼沉不住氣,心中又起疑起來,這夏口城能守到現在,怕不單單是步闡一個人的功勞。

“闡叔,夫人可在,玨弟可在?”

步闡聽陸抗提到步練師,連忙答道:“吾妹正在城中,可是丞相有話要告知,來人,快領幼節去見夫人。”

步練師這段時間極是忙碌,她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整治步家內部上麵,被她清除出的蛀蟲和暗間,有近百餘人。

其中,還查出了一夥暗藏的二十餘人宗寇,也不知是誰派來的,從他們聯絡的情況看,已經在準備縱火焚城,並趁亂奪取城門了。

“幼節,你來之時,丞相還說了什麼?”從陸抗手裏接過玉玦,步練師心中一暖,劉封能夠千裏迢迢的從涼州趕回來,就證明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

陸抗搖了搖頭,道:“稟夫人,丞相隻是讓我轉交這玉玦,並囑咐了一句,說夫人一看就能知道他的心意,並無其他話語。”

步練師點頭,陸抗是陸遜之子,能夠主動請纓來夏口城,已是千難萬難,指望他再帶來什麼,那是奢望了。

好在步家經營江夏郡多年,城中一應軍資俱全,也不缺什麼?

城中真正缺少的,是能戰之將。

步闡充其量,隻能算是一家族之主,距離合格的將領,還有一段距離,步家的其他人,如步協之子步璣,從資質和天賦來看,也不是能當將領的料。

“幼節,你若不棄,可願領一支人馬協助守城?”步練師愁眉不展,抬眼看到陸抗眼中躍躍欲試的神情,不由得開口問詢起來。

陸抗聞言,欣喜說道:“夫人說得可真?抗別的不敢保證,隻要是我守的那一段城垣,必不會讓吳軍給破了。”

“好,幼節既有信心,那南門的一千人就拔給你指揮,要是立下戰功,我親自到丞相那裏,為你敘功。”

步練師沉聲說道。

虎父當有虎子。

陸遜是東吳的大都督,有名的統帥,陸抗小小年紀,也顯示出了非同一般的才幹,這一次守衛夏口城之戰,步練師決定賭上一把。

陸抗以客將的身份,登城指揮作戰,他的臨危受命,讓夏口城中一度混亂的指揮得以逐步理順,步家族兵的精氣神也跟著提了上來。

朱績苦等陸抗入城遊說的結果,誰料想沒等到好消息,陣前卻傳來陸抗在城頭指揮作戰的消息,這讓朱績氣不到一處來。

“陸幼節,汝敢欺吾?”朱績吃了個暗虧,心中憋屈,但又不好向父親朱然言陳,他總不好說,自己腦子犯糊塗了,聽信了陸抗的鬼話。

氣怒之下,朱績親自帶著部曲架雲梯攻城,而在夏口城頭,步闡見陸抗指揮得當,也漸漸放下心來,將步家精兵交給陸抗指揮。

曆史上吳國鎮守荊州的兩大重將,陸抗、朱績,就在夏口城不期然成了對手。

在心計的較量上,陸抗占了一回上風。

在戰場的較量上,陸抗也不懼朱績多少。

——

漢、吳在江夏郡大戰,不僅讓雙方的官員、將領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就連第三方看好戲的魏國,也跟著熱鬧起來。

漢、魏、吳三國鼎立。

無論是哪兩家發生戰事,都不可能完全的避開另外一家。

曹魏前一陣子,和劉封在涼州打生打死一場,結果盧水胡一場大敗,讓魏國朝堂上主戰派鴉雀無聲起來。

現在,難得有坐山觀虎鬥的機會,魏國官員們一下子興奮起來,討論戰況進展的清淡宴會一個接一個,參與的人數眾多,結論也各不相同。

對劉封心生敬慕的人認為,步家因步練師的原因,與蜀國形成了事實上的結盟,孫權先啟戰端,枉殺步家父子,要是這一回不能給孫權一個教訓,那劉封的顏麵何在?以後又有誰會依附劉封?所以,蜀國是有理的一方。

對劉封反感的人則認為,從東吳的角度來看,夏口是吳國的地盤,步家是吳國的臣子,吳軍攻打夏口,是吳國的內部事務,與蜀漢無關。

當個吃瓜群眾,爭論自然無有休止。

曹爽、司馬懿、郭太後三方勢力出於各自的立場,也是各派出使者,來往於漢、吳之間,忙得不亦樂乎。

曹芳繼位之後,魏國朝堂缺少了頂梁柱,內鬥不斷。

曹爽是宗室、大將軍,掌握軍中實權,又有一班親信官員相佐,實力排在第一。

司馬懿家族屬於世家大族,溫縣八達子弟遍天下,又加上深耕魏國朝堂多年,盟友不少,綜合實力排第二。

郭太後這一係實力最差,她雖然有太後的身份,但曹芳並不是郭氏的親生,母子隻有名份上的關係。

曹叡在位時,毛皇後才是皇後,郭氏隻是貴嬪,曹叡臨死之前,才匆匆把她給扶正。

郭太後威望不足,手頭可用之人,她能依靠和信任的人,首先就是西平郭家的人。

郭太後的祖籍涼州西平郡被蜀漢占領時,族中老人、旁支林林總總有好幾百人,這些人有的想要遷往洛陽,有的想留在西平,郭太後與劉封沒有仇怨,眼下又有西平郭氏遷移的事情牽扯,派出親信之人到荊州並不意外。

這一次,郭太後的使者是從弟郭建。

郭建襲西都侯,掌管宮中禁衛,也就是負責魏帝皇宮中的宿衛安全工作,這個任務非親信之人不能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