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輾轉尋摯友(2 / 2)

麵前的這個形容枯槁的人,該是曆經了怎樣的磨難啊!而今總算安全抵達,梅貽琦聽到劉文典的聲音時,他的雙眼突然因控製淚水而變得酸痛起來。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一向內心堅毅的劉文典也很難控製自己激動的心情,眼睛憋得酸痛。

旋即,劉文典馬上請命,希望梅貽琦馬上給他安排課程,他希望更快地投身到教育之中,展現自己的價值。梅貽琦聽見他這麼說,內心交織著感動與愛惜,這是怎樣一位不尋常的文人!

西南聯大稀缺的校舍,讓這些名聞天下的大教授們都擠在了一起,這是怎樣的風景!劉文典這一夜睡得很踏實。這是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哪怕它很小,也並不完整。

到達了昆明,劉文典的路還沒有徹底結束。西南聯大文法學院設在蒙自,那一點路程,相較於一路的艱辛,已是小巫見大巫了。一天一夜的路程,劉文典很快到達了那片領域,再次開始了屬於他的生活。

經安排,抵達蒙自的劉文典住進了歌臚士洋行。歌臚士是個洋人名,此洋行的條件卻並不見得多好。值得欣喜的是,劉文典和自己素來敬佩的陳寅恪住在一起,同住的還有聞一多等人。此時,他的心情終於有所緩解,但可想而知的是,一群男人住在一起,生活也是不好過的。

此地有集市,集市有菜蔬。菜蔬入嘴,平淡無味,這便是劉文典的感受。他曆來覺得應持各司其職之道,現在確實是沒法料理生活瑣事,即便他在學問上名滿天下。同住的其他先生們吃著可口的飯菜,劉文典不得不為此雇了一位當地的男傭,讓他來幫著料理。

而所謂料理,基本就是付之以財政大權。劉文典素來不會算計生活瑣事,現在卻也終淪落到揭不開鍋的程度。一次,他不得不向老朋友李廣平“索求資助”,李知道了也是笑著答應,及時送去錢財給老相識應急。

那段日子,劉文典的生活還算平穩,即便國之大境不得安寧,卻有一隅安養其身心。隻可惜,他半輩子的心血,那些珍貴的藏書、手稿,終是在他的擔心中喪失殆盡。他堅守著他的文人氣節,但這所帶來的痛苦也讓他刻骨銘心。

當妻子張秋華攜小兒劉平章啟程南下時,他在擔心家人安全之際,也為那些書稿的命運擔憂。此前,按照劉文典事先設計好的路線,張秋華先是到香港。剛好劉文典有個姓馬的學生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出於好心,他給師母張秋華一個建議:“日軍的戰火一時也燒不到香港來,不如將這些圖書暫時就放在香港,等你們到了雲南稍微安頓一下,再來領取這批書籍、手稿也不遲啊!”

張秋華思來想去,在眼下這種情況下也並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也就委托了他全權保管,安置這批書籍和手稿,自己就帶著小兒先南下了。沒人會想到,駐守香港的英國軍隊那麼不堪一擊。他們的無條件投降讓中國損失慘重,其中就包括劉文典心頭所係的那些書籍、稿件。劉文典做夢都料想不到,他此生將無緣再見它們。

劉文典麵對這樣的現實,也是無可奈何。史料雖重,也不及國之命運之重,他當前要做的,是收拾好心情,把學識盡輸於年輕的學生,讓他們成為自己那些史料的真實“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