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人惜羽時(1 / 2)

遠山紛飛戰火的背後,隻看見劉文典臉上微微的顫動。

周作人走後,劉文典每日於家中與在校時無異,讀書、看報、做學問,靜候著命運強加於他的一切。

不出幾日,日本人見周作人無功而返後,便忍無可忍。既然軟的不行,便要讓你吃點苦頭!日本人派出憲兵硬闖入劉文典的居所,將屋內屋外翻弄得亂七八糟。看到蠻橫的日本憲兵,劉文典並無多言。

他身著袈裟,靜立一旁。一邊的日本小頭目找劉文典來問話,但無論對方說些什麼,劉文典都不出聲。見劉文典如此傲慢無禮,不言不語,小日本發了怒。憲兵們變本加厲,將劉文典的書籍翻得七零八落。

眼見自己珍藏的典籍被散落在地、隨意踏之,隱忍的劉文典十分氣憤,但痛心憤恨之時也隻是怒目而視,仍咬緊牙關,一言不發。

後來與人談及此事,被問到為何不反駁日本人,劉文典說:“國難當頭,我以發夷聲為恥。”鐵骨錚錚的劉文典可見一斑。

這便是中國的文人氣節,見書於遍地,他痛心,見國之疆土受人鞭笞,便更是要了他的命。他是文人,他愛書,但更愛他終身所學的國之大義。

日本人在劉文典住所搜查栽贓無果後便離開了,劉文典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夜中,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隨著日軍在中國大地的大肆掠奪,駐地不斷擴張,日本人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在北平成立了。這無疑又是給擔心中國國運的人一記重創,中華大地轟隆之聲一片,一副雷雨前夕的模樣。

正在歎息之時,劉文典的一位堂弟——劉管廷喜滋滋地來到了他的家中。劉管廷眉飛色舞地向劉文典介紹起了自己的新工作,在何處辦公,有哪些便利,暢想著以後的晉升之路。劉文典見自己堂弟一副“賣國者”的嘴臉,更是氣憤。在旁人眼中,這個在新成立的政府裏謀得一個好差事的堂弟,應當是前途無量的,巴結還來不及,但劉文典見之一副喜不自勝的自賤表情,隻感歎自己如何會有這樣的親戚!

當日,講完了自己的“宏圖偉誌”之後,劉管廷準備為新職位好好慶祝一番之時,劉文典以生病為借口,拒絕與之同桌而食。其後,他更是讓人帶話給劉管廷,“新貴往來不利於著書”,從此與他斷了聯係,其決絕不可不為剛烈!

後來在與友人的敘述中,劉文典聲詞嚴厲,自稱不願看到“亡國奴”的嘴臉。從他對待這位堂弟的態度,也顯出了他作為一個中國文人對所謂前途的“鄙夷”。

日本人威逼利誘不成,便開始監視劉文典的一舉一動,事無巨細。劉文典白日憂思重重,晚間輾轉難眠。經過幾日的細細思量,他決定南下,去找自己的良師益友,和中國真正的文人在一起,遠走他鄉,避開這個是非紛爭之地。可離開談何容易?被監視的劉文典寸步難行。

遠山紛飛戰火的背後,隻看見劉文典臉上微微的顫動。

周作人走後,劉文典每日於家中與在校時無異,讀書、看報、做學問,靜候著命運強加於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