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勇鬥蔣中正(1 / 2)

蔣介石在校園裏轉悠了一番,已經起了殺心。他作為元首,自然不能外漏禍心,最終還是悠閑淡定地離開了。在校園裏,他自然不會匹夫般地折斷學校的掃帚,踢翻破水桶,但心裏的火苗越竄越高。於他而言,安徽大學裏發生的這一切都是諷刺。

或許,當他知道這件事情的真相後,會忍不住把自己鎮定的形象撕破。就算喜怒不形於色的英雄,也是有發怒的時候的,更何況蔣介石是如此驕傲的一個人?那麼,此事前因後果到底是怎樣的?

在蔣介石來視察前,省政府曾通知劉文典,安排學生對蔣介石將軍的到來報以熱烈歡迎之意。接到通知時,劉文典正不亦樂乎地“搓麻”,他不屑地瞥了一眼,就把通知書徑直扔進了痰盂裏,嘴裏自顧自地蹦出幾個字,我手中“將”這麼多,還稀罕他那個將!還好這句話沒有被蔣介石知道,否則他必定會火冒三丈,恐怕之後誰也救不了劉文典了。

天下有幾人敢在所謂的權貴麵前硬著身子將腰板直起來呢?而立起來的這架骨頭,往往會成為劍之所向。

社會浪潮的波瀾,使得安徽學生上演的學潮愈演愈烈,蔣介石自不會冷眼旁觀。他的手下當然也不會去安徽大學進行調查,聽聽他們口中的事實。不知是否是有意安排,女中方麵一口咬定安徽大學的劉文典並未對此事道歉。

本就沒有平息的怨氣,加之政府的重視,女中的學生勁頭更足了,她們紛紛要求麵見蔣介石,狀告劉文典等人的“罪行”,以發泄自己的不滿。但蔣介石自己對劉文典的不滿還沒有發泄出去呢,哪裏輪得到她們?他鄭重發表講話,聲稱這件事為安徽教育界之大恥,自己必須照顧學術氛圍,營造優秀的學術環境,他要整頓安徽的學風。

初到此地時,他已經吃了“啞巴虧”,此番自然要老賬新賬一起算,在此地一展他的威風。

整頓安徽學風,說得直白些,便是整頓安徽大學的某人,更具體地說,便是整頓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

蔣介石在自己的臨時辦公地點召見了劉文典與女中校長程勉。劉文典向來政治嗅覺靈敏,不會不知道蔣介石的意圖。他心裏是不願去理睬這位所謂的元首的,而且他素來眼高於頂,蔣介石越是耀武揚威,他就越深為不恥:我劉某人鬧革命時,你還隻是無名之輩。就是任何人也不能對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蔣介石這等一介武夫,早不在我視線範圍之內!

不過,劉文典還是去了,事情畢竟還未平息,作為一所大學的管理者,他於蔣介石沒有什麼責任,但對於安徽大學的師生,還是不能不管不顧的。學校的事情一直這樣拖著,確實對教育有弊無利,況且在他心裏,蔣介石並不是什麼能威脅他的人。

在劉文典與蔣介石隔空對壘的過程中,劉文典讓世人見識到了他的不畏強權,高官爵祿於他不如一本書來得實在,即便名聲再顯赫的人,也隻是一人爾。然正是這種剛烈性格,也讓他第一次進了監獄,成為了階下囚。

蔣介石在校園裏轉悠了一番,已經起了殺心。他作為元首,自然不能外漏禍心,最終還是悠閑淡定地離開了。在校園裏,他自然不會匹夫般地折斷學校的掃帚,踢翻破水桶,但心裏的火苗越竄越高。於他而言,安徽大學裏發生的這一切都是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