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他鄉遇師友(1 / 2)

劉文典的《回憶章太炎先生》,其中詳細描述了他初次見章太炎時的情形——“我經朋友介紹,去拜見他。章先生穿著一身和服,從樓上走下來,我做了自我介紹之後,就說明來意,要拜他為師。他問我從前從過什麼師?讀過什麼書?那時候,我明知道他和我本師劉申叔(師培)先生已經翻臉,但是又不能不說,心裏躊躇了一下,隻好說:‘我自幼從儀征劉先生讀過《說文》、《文選》。’他一聽我是劉先生的學生,高興極了,拉著我談了幾個鍾頭,談話中間對劉先生的學問推崇備至。他忽然又想起來說:‘是了。申叔對我提到過你。’從那天起,我就是章氏門中的一個弟子了。”

雖時隔久遠,但劉文典的記憶從未模糊。想必他在寫下這篇文章之時也一定是快樂的,隔空望著自己的良師益友,那張遠去的麵龐,他一定是高興的,也必定對自己當初結識章太炎感到慶幸。

劉文典在日本時期,是他古文突飛猛進的一個階段。剛開始,他跟從章太炎學習了《說文》、《莊子》,但由於年紀太小,並不能完全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曆的增加,以及研習章太炎對古籍的領悟,劉文典對古文的解讀才邁向了一個更高的台階。

一天下午,章太炎正在給同學們講授《莊子》內包含的佛學理論,就聽外麵有人用中文叫喊著什麼,大家都伸出頭去張望。原來,是一位同學買了一份報紙,上麵正是中國武昌起義的新聞,眾人都很激動,章太炎和劉文典也不例外,內心翻湧著。

章太炎得知祖國革命的消息後,便不再一心隻談國學了,他舉辦了很多聚會活動來倡導革命。後來,他和劉文典相繼離開日本,也因申叔的事,往來慢慢變少,不過,距離相隔,劉文典對章太炎的感情卻從未消退。

袁世凱死後,章太炎一直住在蘇州,劉文典那時正在北京大學教書育人,地理差異,使其不能再像從前在日本時一樣跟章太炎研究國學了。章太炎晚年時,逢人便提起劉文典這個學生,一來是因為他痛恨蔣介石,而劉文典也是如此;二來也是因兩個人個性相似。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章太炎不顧戰火紛飛,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北平。他要見張學良,勸張出兵討伐溥儀。一到北京,他就找人叫來了劉文典,劉文典馬上來到了章太炎所住的西城花園飯店。章太炎看到劉文典這個自己喜愛的學生,摸摸他的頭,說:“叔雅,你真好。”之後大罵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章太炎與張學良見麵時,毫無卑微客氣之態,而是義正詞嚴,就算在樓下的劉文典都能聽到當時房內傳來的爭吵聲。劉文典在回憶錄裏寫道,“聽見他大聲疾呼,聲震屋瓦,那種激昂慷慨的聲音,至今還留在我耳朵裏。”

劉文典的《回憶章太炎先生》,其中詳細描述了他初次見章太炎時的情形——“我經朋友介紹,去拜見他。章先生穿著一身和服,從樓上走下來,我做了自我介紹之後,就說明來意,要拜他為師。他問我從前從過什麼師?讀過什麼書?那時候,我明知道他和我本師劉申叔(師培)先生已經翻臉,但是又不能不說,心裏躊躇了一下,隻好說:‘我自幼從儀征劉先生讀過《說文》、《文選》。’他一聽我是劉先生的學生,高興極了,拉著我談了幾個鍾頭,談話中間對劉先生的學問推崇備至。他忽然又想起來說:‘是了。申叔對我提到過你。’從那天起,我就是章氏門中的一個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