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雲暗鹹陽官(3 / 3)

要知道,遠征千裏的秦軍如果接受這種長期相持的局勢,實際上意昧著緩慢的自殺。秦軍曆來善於突進急擊,隻有速勝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勢一旦被阻滯,往往就會導致全軍士氣的凋敗和進攻實力的摧折長平趙軍的統帥很可能是名將廉頗。

秦昭王懷著這樣的疑慮慢步走下漆娥之台幾天來,這一疑慮一直在他心中縈回不已,使他睡不安寢,餐不知味。

長平前線距鹹陽2100裏,驛騎以最快速度馳行,大致每天辰時,鹹陽宮可以收到五天前發出的戰報。

秦昭王方才麵對美酒佳人所以神不守舍,就是因為他總是在看著日影推算著驛騎的行程,——現在,戰報一定已經經過鄭縣了吧?——現在,大概已經走到麗邑吧——或許就要臨近芷陽了吧。

當他一步步逐石階走下漆娥之台時,一朵厚重的陰雲漸漸遮蔽了太陽。秦昭襄王的心中泮上陰影,他似乎預感到,今天可能會有不好的消息。

秦昭王好像已經真切地聽到了驛馬遠遠的鈴聲,於是在大步邁下最後一級台階之後,他並沒有踏上返回珥殿的甬道,卻徑直向宮門方向大步走去。

身後的隨從們都吃了一驚,對君王這一異乎尋常的舉動一時競不知所措,雲兒略一遲疑,隨即揮了揮手,讓武士們快行幾步,在君王的兩側悄悄形成翼狀護衛的隊列。

執行最後一站驛傳任務的這名驛卒,是準確地按照預定的時程將戰報送抵鹹陽宮的。

當他熱汗淋漓地打馬飛馳在平闊的大道上時,絕對沒有想到自己所傳送的這件文書,其中的內容可能會影響曆史的進程。在芷陽傳舍門前的大道上,當他勒馬剛剛從前一站驛卒手中接過那裝有密封文書的背囊,正準備鬆開韁繩,放馬疾馳時,聽到對方一邊急促地喘籲著,一邊斷斷續續地輕聲告誡道:“小……,要小……jL、!可能……不是好……信兒,他隻略微停頓了一刹那,隨即習慣性地用力給坐騎重重的一鞭,馬蹄騰起一陣煙塵遠去驛卒傳遞緊急文書時,常常私下將某種暗示從起點一站一站地傳到終點,這種暗示往往主要是出於對同伴的關心和保護。當傳遞的文書內容有時關係到政治風浪的起伏和軍事形勢的轉折時,曾經有陰謀集團派遣快騎追殺驛卒,劫奪秘件的慘痛事件發生。此外,如果文書的內容令收件人沮喪、絕望以致狂暴失常時,遷怒於送信人的情形也是相當常見的,有的驛卒有時因此被故意留難,橫遭嗬斥、。刑罰,甚至殘酷的殺戮他暗自在想,“難道真是什麼了不得的消息嗎……新地叛亂?邊城報窨?主將陣亡?”

他一邊馳馬加鞭,一邊倒目看了一眼那裝有文書的背囊,從青絲絛細心係紮的囊口的縫隙中,隱約可以看到封緘嚴密的公文。從外表看來、似乎和平時並沒有什麼異樣。

一片削得白光光的木牘,上麵究竟寫了些什麼呢?

當時的木牘上往往覆蓋著稱作“檢”的木板,用以加密。木牘和“檢”都刻有淺淺的凹棺,一條血紅的絲繩將二者緊緊捆紮在一起。在絲繩相係結的地方,用青泥壓住,嚴密封緘,青泥上蓋有發件人的印信。

透過背囊紮口的縫隙,看不見“檢”上所書寫的收件人、發件人以及文書的名稱,更看不到封泥文字。

驛卒經過灞橋時,發現日影已經稍稍偏過以往過橋時的位置,他不再多想,匆匆打馬急行6行道樹的綠影從兩側飛速閃過,耳畔風聲獵獵。

和往常一樣,當脊背上的汗水終於彙流而下,濕透了衣褲,又漸漸浸濕靴子裏的氈襪時,鹹陽宮鱗次櫛比的宏麗的宮殿群漸漸在蒙蒙雲氣和靄靄樹影中顯現出來了驛卒繼續飛馳行進,通過幾處關卡時,他隻向熟識的守衛招手致意,井不減慢速度驛馬馳行在渭河橋上,飛蹐急驟地敲擊者橋麵厚重的木板,節奏急促的輕勁的聲響被河風吹送到很遠很遠0轉過最後一個彎道,髙大的“冀闕”已經進入視野。這是商鞅推行變法時所構築的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築,當時已經成為秦王威權無上的象征。冀闕的下部,是方正厚重的基石。頂上宏大的宇蓋襯托著青天,顯得異常威嚴。

宮門終於已經不遠了。

辛勞不堪的騎者輕輕舒了一口氣。驛馬也已經力竭。他不再加鞭,任由駿馬沿著驛路輕步小跑。

忽然,當他舉目看到正對大路的宮門時,禁不住全身戰栗起來。

——在髙大的宮門正中,站立著一位身著黑色長袍的身材魁捂的人。

他腰佩長劍,峨冠上的珠飾閃爍著光芒。身後兩側,站立著數十名威武的衛士,一律霜甲金杖,刀鋒澳凜。

“是大王!”……陛下平日都是中書令屬下的小吏出宮門接收驛報,今天為什麼陛下親自——驛卒內心異常驚恐,他下意識地用手探護身後裝有驛報的背囊,卻無意中鬆開了緩繩。

那匹驛馬可能被武士的兵甲所反射的日光射傷了眼睹,突然一聲長嘶,沿著大道狂奔而去。飛蹄嗒嗒,眼看就秦衝到秦昭王站立的地方。那一隊武士個個驚慌失措,有的出食本能地向兩側躲閃,有的一步步向後方退縮,有一名武士貝把手中的利劍用力擲向烈馬,那馬更加怒不可遏,奮蹄奔向人群隻有秦昭王一人佇立在原地,他絲毫不動聲色,冷眼迎向那狂奔的烈馬。

原先站在宮門內的雲兒聽見武士們的驚呼,飛跑到秦昭王身前,試圖護衛秦昭王,她一手高髙揚起,試圖阻擋那烈馬,另一手奮力去拔秦昭王的佩劍。說來也奇怪,那馬似乎被秦昭王冷唉的目光所懾脤,當雲兒拔劍尚未出鞘時,在離秦昭王二三步遠的地方競突然停步,高聲長嗍著昂立起來,飛揚的塵土繼續向前移動,像一團雲霧一般裹住了秦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