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商定:趁熱打鐵,盡快把加快農業發展問題提交縣委常委會,統一班子認識。
接下來,胡晨陽又提到交通問題:“德修縣這麼一個大縣,沒有鐵路,就靠公路運輸了,按理說,應該大力發運輸公司啊?”
鍾建國搖頭:“縣裏是有這個設想的,無奈,窮啊,年輕力壯的都出去打工了,沒有錢買車,銀行又不肯貸款買車,說是風險太高。”
確實,農民貸款買車,總體上還是風險很大,類似於新峽縣南冠汽運這樣成功的典型,並不多。
這倒讓胡晨陽有了一個念頭:把南冠汽運的合作模式經入德修縣?
跟鍾建國一說,鍾建國倒是不反對,隻是強調:關鍵還是銀行,銀行支持就能搞起來。
就這樣,兩個黨政一把手,促膝談心,共謀發展,越談越投機,
……
第二天上午九時,胡晨陽上任後的第一次縣委常委會召開。
德修縣原有13位縣委常委,鄭文學等人出事後,連同原組織部部長、縣委辦主任,三個常委被“雙規”了,現在,新書記和新任組織部長焦樹誌都已經到位,縣委辦主任黃勵平還不是常委,但也參加常委會,算是列席,沒有表決權,基本上也沒有發言權。
正式開會之前,大家議論的是:“昨天胡書記到底喝醉了沒有?”
黃勵平聽了嘿嘿笑,沒有正麵回答,直到有人追問,才道:“他自己說醉了。”
這時,胡晨陽和鍾建國一起來到會議室,鍾縣長還自覺地落後半步,讓胡書記走在前麵。
胡晨陽在中間坐下,兩旁分別是鍾建國和副書記包運祿。
胡晨陽沉穩地道:“開會了。今天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研究全縣的農業發展問題。在討論之前,我先把新峽縣農業發展的一些情況向大家作個簡單介紹,看看對大家有沒有什麼啟發?……”
隨後,胡晨陽把新峽縣實行土地流轉的情況,各鄉鎮發展立體農業、訂單農業的做法作了介紹,同時強調二點:“發展農業,關鍵在鄉鎮,在鄉鎮要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執行力。”
胡晨陽發言結束後,鍾建國首先發言:“昨晚,我和胡書記交流到半夜,剛才又聽了胡書記的介紹,全是經驗之談啊,我聽了很受啟發!大家注意到沒有?胡書記對農業問題非常內行,有這麼一個內行的書記,我相信我們德修縣的農業發展一定會跨上一個新的台階。嗬嗬,我有信心!”
胡晨陽聽了,微笑著衝鍾建國點點頭。
常委們都觀察著一、二把手的“互動”,也揣摩著兩人的關係。有人高興,也有人猶疑,甚至有人失望。
明顯,鍾建國有忽悠胡晨陽的意思麼,難道新書記就一點看不出?
鍾建國接著道:“下麵,我就縣裏的農業發展提幾點想法。第一,提高認識。過去,我們片麵強調工業強縣,忽視了農業其實也可以強縣。我們是個農業大縣,卻不是農業強縣,大而不強,本身就說明了問題;第二,胡書記剛才強調,發展農業,關鍵在鄉鎮,我完全同意這個觀點,一項決策,要有好的組織者,執行者,過去我們也不是沒有強調發展農業,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出了問題,一些鄉鎮幹部責任心不強,敷衍了事,得過且過,更有一些幹部不願意留在鄉鎮工作,千方百計,甚至不擇手段要調離鄉鎮……這樣的精神狀態,加快農業發展就是一句空話;第三,要理清農業發展思路,我看,胡書記的思路就非常好,而且,這都是在新峽縣已經成功實施了的,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完全可以移植到我們德修縣來;第四,昨天胡書記提出:農業也是可以招商引資的,讓我茅塞頓開。對啊,以前,我們一提到招商引資,就是要開工廠,搞礦山,搞開發區,其實,隻要落實了土地流轉問題,農業也是可以引入資金的,是可以促進工業發展的……”
鍾建國的高調發言,起了很好的帶動作用,隨後,大家都按書記、縣長的調子,強調要加快農業發展,也提出了措施。
這些措施包括:縣委、縣政府起草下發《關於加快德修縣農業發展的意見》;調整副縣長分工,由常務副縣長李榮德分管農業,縣長助理陳凱協助李榮德分管農業。調整、充實縣農業局;全麵推行“駐村指導員”製度,盡快選拔、培訓駐村指導員,等等。
凡是胡晨陽介紹的新峽的一些好的做法,都移植到德修縣來。
總的來說,胡晨陽主政後的德修縣委第一次常委會開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