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陽道:“今天,我沒在幹部大會上提反腐倡廉,大家會不會有點看法,認為我對反**不重視?”
鍾建國道:“不會吧?**要反,發展更不能放鬆,我認為你今天強調發展問題,是完全正確的,市委領導對我也是這樣要求的。”
胡晨陽點點頭:“對。前麵的事,已經這樣了,如何處理,是省委和市委的事,當務之急,我們要讓大家振作起精神,為老百姓多幹些好事,實事,重新樹立起好的形象。”
“對,對,是要這樣。我認為,新班子就應該全力以赴抓發展。”
胡晨陽點點頭:“我想,這也應該是新班子的共識。”
“對!”鍾建國道,“胡書記,能和你搭班子,我很高興!”
胡晨陽道:“謝謝!我也一樣,在市裏就聽說了,鍾縣長能力很強,抓經濟工作是把好手。”
“慚愧!”鍾建國道,“德修縣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也有責任,當初,市委讓我暫時主持工作時,我就跟市委領導說了,我不適合主持工作,請上級盡快派新書記來,現在,終於盼來了你,這樣,我也可以安心抓政府這一塊。”
胡晨陽道:“縣裏的財政狀況怎麼樣?”
鍾建國道:“不太好。一直是吃飯的財政,還要靠上麵扶貧、輸血,自身的造血機能還不行。”
胡晨陽道:“德修縣人口太多了,一個人均指標,就會壓得大家喘不過氣來。”
“對啊!”這話真是激起了鍾建國的共鳴,歎氣道:“胡書記,我跟你說實話,我在德修縣,從當工業副縣長,再當常務副縣長,再當縣長,差不多也有六、七年了,縣裏許多企業是我看著搞起來的,我們德修縣的工業,在市裏還是有一定地位的,虧就虧在這個人均上了,人均GDP,人均收入,實在是沒辦法了,隻有全省墊底了,短期內,確實是沒辦法。”
胡晨陽道:“我能理解,我們德修縣,偏了些,火車都沒有,水路也不通,就是一個陸路,這個發展環境,想要招商引資,難度是大。”
“對啊!”鍾建國道,“這些,我們也是早就想到了的,一直在采取措施,慢慢把德修縣的支柱產業搞起來,通過這幾年的努力,還是有些成效的,基本上形成了鎢礦、水電、繭絲等,都是資源開發型,尤其是鎢礦,我們德修的鎢礦儲量全國第一呢,可惜,這幾年鎢礦行業整體不景氣,有產值,沒效益,一些鎢礦處於半停產狀況。”
鎢礦!
胡晨陽聽到鎢礦,有些激動,但沉住了氣沒有表態。因為他多少聽到了一些消息:鍾建國在德修縣最得意的“政績”就是鎢礦,關係最深的也是鎢礦,還有人說,鍾建國之所以會與鄭文學翻臉,就是在鎢礦問題上,鄭文學觸動了鍾建國的“核心利益”。
所以,對德修的鎢礦問題,胡晨陽要特別小心,不能輕易插手這一塊。
雖然,胡晨陽和鍾建國都在設法了解對方,都做了“功課”,都有防範之心,但兩人所掌握的“資訊”是不對稱的,胡晨陽掌握的資訊無疑要更全麵、更準確,因為,他有組織部、紀委這二條管道,這個是鍾建國不能比的。鍾建國隻能通過金韶輝、郭偉光這些人側麵了解胡晨陽,至少他不清楚,胡晨陽對他了解多少?
胡晨陽對鍾建國可沒有什麼“上、中、下三策”,對鍾建國,他一開始就不抱任何幻想。對一個下狠手把縣委書記、組織部長、縣委辦主任三個常委搞下台的對手,怎敢有一分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