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豬出欄和不斷補充進欄,還會有更多的育肥豬投保,全年參與投保的生豬,預計會突破20萬頭甚至更多。
省人保楊總在市人保張總的陪同下,親臨新峽縣指導工作,胡晨陽全程陪同。
楊總是個很直爽的人,問了胡晨陽一個問題:“胡縣長,如果今年運氣好,不出現大麵積豬瘟,我們保險公司也可能會賺錢哩。”
胡晨陽道:“這是好事啊!保險公司要能賺錢,那意味著養豬專業戶也發財了!”
楊總聽了,一豎大姆指:“胡縣長說得好!”
當得知新峽縣為遏止道德風險,將畜牧獸醫部門列為關鍵,並簽訂了《誠信責任狀》,揚紫光感歎道:“這件事抓到了點子上了!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就憑這一點,選擇新峽搞生豬保險試點工作也是找對了地方!”
確實,在以後,一些農戶飼養的生豬雖然也出現了一些疫情,但由於畜牧獸醫部門堅持實事求是,且嚴格按照要求對染病生豬實行了火化和深埋,有效控製了疫情,因此,保險公司還真沒有遇到大的賠付。
正如胡晨陽所言,“誠信新峽”建設在這次生豬保險試點工作中也得到了檢驗,政府的誠信是沒得說的,在具體工作中,也沒有發現有養豬大戶與獸醫人員勾結騙取保險賠款的事情,無論是省保險公司,還是省保監局和省農業廳,對新峽的生豬保險試點工作都是滿意的。
實踐證明:如果各地都能象新峽一樣,相關配套措施跟上去,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相結合,建立較為完善的防疫體係,同時較好地控製道德風險,那麼,在正常年景下實現生豬保險“不賠不賺、略有盈餘”還是能做到的。
生豬保險工作是萬鋼就任副縣長以後主抓的,在推進生豬保險的過程中,大大激發了農民養殖生豬的積極性,也大大推進了全縣生豬生產,許多農戶在發展養豬的同時,還搞起了立體農業,同時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飼料加工、肉類加工等,既爭取到了省裏的專項資金,又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讚揚,可以說,“麵子”、“裏子”都賺到了,萬鋼的威信也一下就樹立起來了。
市裏、省裏也對新峽縣的生豬保險工作進行了多次報道,甚至還有一條新聞上了央視財濟頻道。
經過縣裏積極招商引資,縣裏還成功引進了一個大型肉類加大企業,生產“農夫火腿腸”,也成為一個農業帶動工業的典型案例。
到後來,市裏、省裏各部門前來新峽總結出不少好經驗。華夏的官場有時候就是這樣奇怪,一件工作做好了,可能會總結出不同的經驗來,比如新峽生豬保險這件事,保監局是站在積極嚐試國家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高度來總結的;省人保公司是站在講政治,扶持農業生產的高度來總結的;省、市農業部門是作為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和投入來總結的;扶貧辦是作為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來總結的,經委部門是作為擴大飼料生產支持“三農”來總結的,到最後,計劃生育部門也總結出“要想富,少生孩子多養豬”之類的經驗。
宣傳部門也因為生豬保險這一新事物,上了不少新聞、信息稿件,有的還上了國家級報刊、電視台,省、地報刊、電視台采用的稿件就更多了,這樣一來,全縣的宣傳工作也跟著上了新台階,縣委宣傳部長曹擁華也跟著臉上有光。對曹擁華來說,崔金泉當了縣長,算是上了一個台階,自己熬了這麼多年,也應該進步了。
組織部門也同樣總結出了新經驗,駐村指導員積極做好生豬保險的宣傳、發動工作,督促各村和養豬大戶參與保險,誠信索賠,全縣生豬生產取得突破性大發展,駐村指導員也是功不可沒啊。
贛源省保監局一、二把手之間的權力之爭,意外地取得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省保監局因為大力支持養豬保險而得到了國家保監會的充分肯定,黃宏偉則從贛源省調到粵海省保監局當局長去了,這當然是重用了。黃宏偉調走後,何副省長的兒媳婦則順理成章的接任一把手,成為主持工作的副局長。
據說,黃宏偉曾經向國家保監會的伍主席建議:新峽縣縣長胡晨陽同誌很有金融、保險意識,我們保險監管機構也很需要這樣的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