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裏正式成立了新峽大橋建設經營管理局,胡晨陽提名原水利局局長習水生擔任管理局局長,這個管理局的職能,前期重在“建設”,後期重在“經營”。
習水生也很激動,深知責任重大。習水生自小生活在江邊,以前,江邊人大都是從事水運、擺渡、打魚生活,遇到枯水期或者漲水期,都不能過渡,隻能是望江興歎。縣裏有一句民謠:“有女切莫嫁過河,吹吹打打不得過”,反映了新峽人麵對贛江阻隔兩岸的一種無奈。
那天,胡晨陽抓住機會,在省金融辦例會上介紹了新峽縣籌建贛江大橋的設想,懇請各家銀行鼎力相助。隨後,胡晨陽帶著縣裏各家銀行行長分別跑上級銀行,市裏、省裏都跑。從各家銀行反饋的情況看,有的行表示資金很緊張,無意參與;有的行則表示獨自承擔全部修橋資金,有些困難,如果有幾家行願意參與,可以考慮,這其實也有風險分擔的意思。
經過多方麵努力,基本上落實了中行、工行和農村信用聯社三家單位,這三家加在一塊,基本上可以出資五千萬。
有了這五千萬墊底,胡晨陽心裏比較踏實了,建橋工期是二年左右,在這二年當中,還可以設法繼續籌集資金的。
胡晨陽還有最後一條退路:實在不行,到最後就是向企業借錢,也要把資金搞到手,大不了利息給高點就是了。
所以,隻要這三家金融機構的五千萬能到位,新峽贛江大橋今年就可以動工。
縣裏還組織發動了捐款活動,號召企業、幹部、職工、農民、在外工作新峽縣籍人士等為興建贛江大橋自願捐款。
贛源藥業答應捐款30萬元。
齊斌的水泥公司捐助了20萬元。
玄青道長代表老君觀捐款10萬元,這都是近幾年各地信眾捐出的香火錢,如今用在了修橋上,也是很大的功德了。
宋麟廬老人夫婦倆欣然捐款一萬元,老人還精心製作了一副長聯,算是“提前慶賀”大橋建成。
上聯:大江貫南北,霧重風狂,千秋曾有待渡苦,百姓嗟歎,聲逐逝水
下聯:長橋跨東西,車來人往,萬代再無過河難,黎民歡歌,響遏行雲
吳依然笑道:“外公也學會拍**馬屁了。”
宋麟廬嘿嘿笑道:“這個馬屁必須拍。自古以來,修橋補路,都是善舉,是要上縣誌的。”
“哎,”吳依然道:“這回,我也挺胡晨陽。”
胡晨陽看到這幅對聯,很是感動,對宋麟廬道:“宋老,我知道,這幅對聯還差一個橫批,那就是‘夢想成真’,我不會讓新峽人民失望的!”
胡晨陽還請教了宋麟廬一個問題:“宋老,解縉身為大明宰相,真的就沒有為我們新峽做點什麼嗎?”
宋麟廬肯定地道:“我查過很多正史、野史,還真是沒看到有任何記載。”
胡晨陽歎道:“可能,這跟他短命有關,才活了47歲,而那個大奸臣嚴嵩,活了87歲,也是在83歲告老還鄉後,才為家鄉做了些事,他家鄉的人現在還為他說好話。”
捐資修橋,縣裏領導當然要帶頭,副縣級以上幹部都捐了一個月工資,胡晨陽又悄悄地分別用父親胡春根、母親楊慶芬的名字各捐款五千元,隻是,反複叮囑工作人員要保密。
縣裏規定:大橋建成後,要在橋頭立碑記載捐資修橋者名單,凡捐款五百元以上的人的名字,都將刻在碑上。胡晨陽此舉,也是希望父母的名字都出現在這座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