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忘年交(2 / 2)

“‘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種紅薯’。這個吳雲儲是不是回家種紅薯去了?”吳依然問道。

“不是。”宋麟廬不慌不忙地道,“這個吳雲儲厲害,種紅薯可不是他的理想。吳雲儲辭官以後,舉家遷到了我們新峽縣,就在老君山修道成仙,史載其‘舉家飛升’,也就是說,一家人都得道成仙了,這事傳到朝庭,唐玄宗派了宦官崔朗專mén在老君山為吳雲儲修建了一座廟,以吳雲儲的名字命名,叫做‘雲儲寺’。再後來,到了宋代,來此修道的人就更多了,宋真宗下旨重修‘雲儲寺’。並賜‘雲騰飆馭’四個字。後來,華山道人陳摶老祖南遊,留戀於老君山風光,又與吳雲儲心氣投機,便在此落了戶。”

胡晨陽道:“也就是說,陳摶老祖是在宋代見到了唐代的吳雲儲?”

“是這樣記載的。”宋麟廬肯定的道,“所以,在宋代,老君觀的道家文化達到了頂峰,可惜,後來宋朝不行了,元兵進犯以後,老君觀毀於戰火,從此一蹶不振。”

說到此處,老人嗟歎不已。

吳依然這時道:“越說越玄了,唐代的人活到了宋代,那是不是也能活到現在啊?”

宋麟廬嘿嘿笑道:“我們這是研究道家文化,跟研究《西遊記》差不多,不可太較真。”

“就是,”胡晨陽也道:“沒有傳說,就沒有道家文化。道家的鼻祖老子這個人,書上記載,也是‘不知所終’,好就好在這個‘不知所終’,給人們留下了無限想象的空間。”

“沒錯!”宋麟廬讚同道:“還有一個武當山的邋遢道人張三豐,也是‘不知所終’。”

吳依然譏諷道:“胡晨陽你是不是也想‘不知所終’啊?”

吳依然是被宋老嬌寵慣了的,說話隨便得很,胡晨陽也拿她沒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搭理她。

胡晨陽又問:“宋老,我還有一個問題:上次,在雲儲寺,我見到有個陳摶老祖臥像,為什麼是臥像,而不是站著或者是坐著的?”

“問得好!”宋麟廬又是大加肯定,然後回答:“陳摶老祖他有個外號就叫‘睡仙’,民間也有叫他‘夢老爺’的,這個很有意思的,佛教有‘臥佛’,道教有睡仙,大家差不多,嗬嗬。”

說罷,老人還背誦了一首古詩:“我謂浮榮真是幻,醉來舍轡謁高公。因聆玄論冥冥理,轉覺塵寰一夢中。”

老人解釋道:“這首詩就是陳摶老祖寫的,是個文化人啊,但是,此人又‘數弟不舉’,也就是說,他參加了很多次科舉考試,都沒考中,這才有了‘出世’的念頭,可見,即使是神仙一般的人物,當初,也是想過考取功名的,嗬嗬。”

胡晨陽道:“學而優則仕,神仙也難免,嗬嗬。”

吳依然聽到這,拍手叫好:“這話說對了,你胡晨陽就是這麼一個家夥。”

“不懂別宋麟廬嗬斥道,“陳摶老祖後來有很多次當大官的機會,他都推辭了,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了,此人為什麼得名睡仙?因為他曾經得遇高人,學了‘睡功’,又稱‘鎖鼻術’,據說他經常是一睡一個月,有時半年,最長時一睡三年。”

“一覺睡三年!”胡晨陽歎道:“不吃不喝,節約多少糧食,這才叫做節約型社會。”

大家都笑。

宋麟廬道:“民間還有一個傳說:這個陳摶渾身都是寶,所以,人們見到陳摶的臥像,都要mō他的,而且最好是全身都mō遍了,包你百病全消。”

“全身都mō?”胡晨陽想想就覺得好笑,因為吳依然在,有些話就不好再說了。

宋麟廬嗬嗬笑道:“全身都mō,遠遠超過十八mō,嗬嗬。”

吳依然就“呸”了一聲:“姥爺,不許再說了!”

胡晨陽這才對吳依然道:“你學過曆史,知道五代十國麼?那時候,朝代更替猶如走馬燈一樣,每換一個朝代,陳摶聽了都是緊皺眉頭,唯獨聽說趙匡胤登基,才說:‘好了,這回天下定了’。這說明,陳摶是一個有大智慧的道士。”

“沒錯!”宋麟廬道,“晨陽,你不是喜歡研究曾國藩麼?曾國藩這人,是個正統的儒家,其實,他對道家也有很深的研究,比如他常說一句話:‘柔弱勝剛強’;到老了,他又說要‘清靜無為’,這都是老子思想的都讓他參透了,這個人厲害!”

胡晨陽道:“對!曾國藩一個傳統儒家學子,居然能夠締造和統帥一支強大的湘軍,他的軍事思想也是吸取了道家思想的jīng華的……”

說到曾國藩,一老一少話就更多了。

(新書上傳,求收藏、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