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聯網造就的“褚橙”傳奇(1 / 2)

我們在撰寫《“互聯網+”如何加》時發現,在“互聯網+”的多個特征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跨界融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將會深深地改變傳統的農業作業和營銷方式。如在營銷方麵,社會化營銷快速地打造出農產品的品牌。

早在2012年以前,由於“褚橙”尚未拓展北京市場,但是,褚時健種植的“雲冠”牌冰糖橙已經在昆明市場有了較高的知名度。這除了得益於“雲冠”牌冰糖橙擁有優質的口感之外,更多的還是因為媒體紛紛報道褚時健這個企業家的曲折傳奇經曆。

眾所周知,褚時健的身上曾貼著紅塔集團董事長、“中國煙草大王”、全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等多個標簽。在褚時健的人生中,他曾力挽狂瀾地用18年時間將一個瀕臨倒閉的紅塔卷煙廠,打造成為一個創造利稅千億級的巨型企業。他本是一個值得稱讚的企業家,然而,命運卻跟褚時健開了一個玩笑,晚年因貪汙問題,褚時健被判無期徒刑。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命運並不是沿著一條軌道前行的,由於糖尿病嚴重,褚時健於2002年獲得保外就醫的機會,因此回到家中養病。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後,75歲的褚時健並沒有潦度餘生的打算,而是到山上去種橙子。

種橙期間,褚時健住在山上的露天棚裏,架設水管、改良土壤、選育果苗……經過幾年的辛苦耕耘之後,褚時健以“雲冠”為品牌名,對橙子進行推廣和銷售。褚時健的妻子馬靜芬還製作了一個名為“褚時健種的冰糖橙”的廣告橫幅,正是這個橫幅使“雲冠”冰糖橙很快售罄。

此時的“雲冠”冰糖橙依然偏安在雲南這個區域市場,還沒有引起大的轟動。經過梳理發現,“褚橙”之所以能風靡全國,主要通過與本來生活網的戰略合作。正是憑借電商平台,“褚橙”才成為高大上的品牌。

2012年9月,本來生活網的買手注意到了“雲冠”冰糖橙。由於本來生活網創辦人喻華峰曾有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等媒體的從業經曆,他敏銳地預知到了“雲冠”冰糖橙的市場前景,從而願意與“雲冠”冰糖橙攜手合作,為“褚橙”這一品牌的風靡全國打下了基礎。

在諸多農產品品牌中,“褚橙”的品牌打造極具典型研究意義。在塑造“褚橙”這個品牌上,作為電商的本來生活網花費了不少心思。為了讓“雲冠”冰糖橙更能打動消費者,直接把產品名變為“褚橙”——把褚時健傳奇的故事、一位八十多歲的創業者、口味極佳的水果等元素融合進一個載體——“褚橙”。

經過近兩個月的籌劃,2012年11月5日10時,本來生活網開始銷售“褚橙”。其後的銷售業績證明了喻華峰的判斷,前五分鍾搶購了800箱;24小時內售出了1500箱;四天賣出了3000多箱;不到40天,售出200噸。這樣的業績讓無數的農產品生產者感受到了互聯網渠道的巨大力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也意味著新時代農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我們在撰寫《“互聯網+”如何加》時發現,在“互聯網+”的多個特征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跨界融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將會深深地改變傳統的農業作業和營銷方式。如在營銷方麵,社會化營銷快速地打造出農產品的品牌。

早在2012年以前,由於“褚橙”尚未拓展北京市場,但是,褚時健種植的“雲冠”牌冰糖橙已經在昆明市場有了較高的知名度。這除了得益於“雲冠”牌冰糖橙擁有優質的口感之外,更多的還是因為媒體紛紛報道褚時健這個企業家的曲折傳奇經曆。

眾所周知,褚時健的身上曾貼著紅塔集團董事長、“中國煙草大王”、全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等多個標簽。在褚時健的人生中,他曾力挽狂瀾地用18年時間將一個瀕臨倒閉的紅塔卷煙廠,打造成為一個創造利稅千億級的巨型企業。他本是一個值得稱讚的企業家,然而,命運卻跟褚時健開了一個玩笑,晚年因貪汙問題,褚時健被判無期徒刑。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命運並不是沿著一條軌道前行的,由於糖尿病嚴重,褚時健於2002年獲得保外就醫的機會,因此回到家中養病。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後,75歲的褚時健並沒有潦度餘生的打算,而是到山上去種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