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見蔡氏應了,道:“既如此,回頭我讓元乙尋泰永候說說,挑了日子就送人過門,泰永候就喜歡相貌好的,初真那容貌,定能看入他的眼。”
泰永候是豫王府幾個公子裏最花心、風流的一個,年紀雖不大,家裏就有近十房妻妾,貴妾、良妾哪個不是美豔動人的。
春姨娘想反對,或蔡氏拿定主意。
五月初八,泰永候就回了話,說五月十六是個好日子,讓蕭家把蕭初真抬入府去。
蕭初真聽說要將她許給泰永候為妾,少不得哭鬧,竟揚言道:“若是為妾,我隻嫁安慶候!”別說蔡氏,就是蕭初雪也不應,任她願是不願,五月十六日黃昏,一騎轎子到底是把她給送走了,任春姨娘設了法子在蔡氏和蕭眾望跟前說清,蕭眾望一聽說蕭初真想引誘安慶候的那檔子事,連連擺手,“還是早許人的好,留得久了,莫要生出事端來。”算是默認了蔡氏的決定。
蕭眾望可不敢得罪皇後,蕭初雪與安慶候的婚事,可是皇後指的婚,更不敢因這婚事生出意外來。
夏姨娘一見這狀況,生怕她生的八小姐也落到如此,叫了八小姐到身邊,又細細地教了規矩。
五月二十,唐氏來邀蔡氏母女入宮敘話探望皇後,因著蕭初疏許了唐兆平,兩家倒走得親近了。
唐氏還真是個熱心人,將肅毅候府的大奶奶韓氏娘家的庶妹說給春姨娘生的蕭元武,兩個人的年紀倒也相當,又與蔡氏提了幾個官家小姐的名諱,蔡氏正想搭上肅毅候謝家,便推說要見了人才好定,又說想與韓氏私下再說說。
到六月時,因蔡氏進入宮了兩趟,蕭府早前門前冷清的狀況便大有改善,有官家太太常來拜訪,就連蔡家也常出入府邸。
六月中浣,蕭元武就與建興伯府的世子庶女訂了親,兩家也交換了信物。隻是蔡氏想到蕭元頂的婚事便有些犯愁,因是嫡長子,就想挑個賢惠得體的兒媳婦。
因韓氏幫忙,一來二去的,蔡氏就相中了護國公的嫡孫女,這是護國公嫡次子的女兒,聽說是個賢惠得體的,蔡氏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遣人去護國公提親,以為這事怕是不成了,沒想過了待蕭初雪出閣後,八月初十這日,護國公府突然傳來消息,說是李家應了,高興得蔡氏沒跳起來。
蔡氏嫡女出閣,嫡長子又訂了門好親,樂了好一陣子,蕭家二房也越發走動得勤了,頗有些當年榮寵時的風光。
永樂四年正月二十六,蕭初疏出閣嫁給了唐兆平。
這唐兆平倒是個爭氣的,永樂四年三月的大考,竟考了個二榜第九名的好成績,樂得蕭眾望高興了好一陣,卻氣得蕭元武直罵蕭初真就是個眼皮薄、給人做妾的命。
永樂四年秋,閩郡一帶鬧了海賊,蕭眾望奉命剿海賊,這次離京領了長子蕭元頂出征,這一仗,一打就是一年多,好在總算大捷。
永樂六年回京後,就被永樂帝複了嘉勇伯的爵位,其長子蕭元頂封為世子。
護國公府李家聽到消息,頗是歡喜,擇日為蕭元頂與李四小姐完婚。
雲羅照例在新人成親當日賞賜了禮物,蕭初雪出閣時,她也賜了禮物,她雖沒再喚蕭眾望父親,也沒遵蔡氏為母親,但她卻是幫襯了蕭家的,經過了一番沉浮,蕭眾望也明白了許多,閑來無事時,就迷上了佛禪、佛經。
蕭家的日子,就這樣平淡無波地過著,他們心裏都明白,他們能重獲榮寵,最大的原因是宮裏有雲羅。
蕭初真嫁到永泰候府,專寵、風光了一陣子,當又有新人入府時,她就失寵了。永樂四年秋,她在永泰候府產下一子,這下半生也算有了依靠。隨著永泰候府的姬妻、美人越來越多,她到底是被慕容祿給遺忘了,每次回娘家,她都不由得感歎一陣,常常想蕭初疏才是真正的聰明人,雖嫁給了小戶人家的唐兆平,可如今唐兆平也是個官譽不錯的知縣,她聽娘家父兄說,看唐兆平行事沉穩,定是前途極好的。
她能怨誰?早前春姨娘是想她嫁給唐兆平的,是她不願意。
蕭初疏現在的日子可是姐妹裏過得最舒心的,唐兆平不納妾,隻安心與她度日,就是蕭初雪也是羨慕的。安慶候長得太好,又有才華,性子也風流多情,與蕭初雪成親不到兩年,在外就惹了不少風流債,當蕭初雪誕下嫡女後,就為她連納了兩房貴妾,這二人皆是官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