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保密措施: 第20章 文件管理製度及細則(1 / 3)

第八卷 保密措施: 第20章 文件管理製度及細則

20 1企業文件管理的意義

各單位要有專人負責文書的管理工作,建立嚴格的管理製度,加強對相關人員的保密紀律教育,做好文件的管理工作。嚴禁將秘密文件帶往公共場所或家中。文件傳遞過程中,必須辦理登記、簽收、注銷等手續,並按照收文簿檢查歸檔,以防遺漏。

工作中形成的文書,包括文件、會議記錄、決議、照片、圖表、錄音帶、錄像帶等有保存價值的資料,都必須由承辦人收集齊全,分類整理,移交文書或相關人員核對整理後,於次年第二季度送交檔案室歸檔,各單位、各經辦人不得越期自行留存應該歸檔的文件。

沒有存檔價值和存查必要的公文,由檔案室鑒別、登記後銷毀。

20 2《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辦法》範本

第一條電子文件的形成、積累、鑒定、歸檔及電子檔案的保管,要實行全過程管理,由主管部門統一協調,指定專門機構或人員負責,保證管理工作的連續性。

第二條電子文件的形成部門負責電子文件的積累、保管和整理工作,檔案部門要進行指導與監督。

第三條電子文件的管理由檔案部門負責,電子文件的形成部門要提供協助和支持。

第四條應明確規定歸檔時間、歸檔範圍、技術環境、相關軟件、版本、數據類型、格式、被操作數據、檢測數據等,以保證電子檔案的質量。

第五條為保證電子檔案的可利用性,從電子文件形成時,就應有嚴格的管理製度和技術措施,確保其信息的真實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六條歸檔電子文件同時存在相應的紙質或其他載體形式的文件時,則應在內容、相關說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第七條具有保存價值的電子文件,必須適時生成紙質文件等硬拷貝。進行歸檔時,必須將電子文件與相應的紙質文件等硬拷貝一並歸檔。

第八條收集範圍。電子文件的收集範圍,按國家關於文件歸檔的現行相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電子檔案的收集積累要符合下列標準:

(一)記錄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過程,有查考價值的電子文件應被保留。當正式文件是紙質時,如果保管部門已開始進行向計算機全文處理的轉換工作,則與正式文件定稿內容相同的草稿性電子文件原則上應當保留,或者可根據實際條件或需要,確定是否保留。

(二)保存與紙質文件內容相同的電子文件時,要與紙質文件之間,建立準確、可靠的標誌關係。

(三)在“無紙化”計算機辦公或事務係統中產生的電子文件,應采取更嚴格的安全措施,保證電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動。同時必須隨時備份,存儲於能夠脫機保存的載體上,並對有檔案價值的電子文件製作成紙質或縮微膠片拷貝件予以保留。

(四)用文字處理技術形成的電子文件,收集時應注明文件存儲格式和屬性。

(五)用掃描儀等設備獲得的圖像電子文件,如果采用非標準壓縮算法,則應將相關軟件一並收集。

(六)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或繪圖等獲得的圖形電子文件,收集時應注意其對設備的依賴性,以及易修改性等問題,不可遺漏相關軟件和各種數據。

(七)用視頻設備獲得的動態圖像文件,收集時應注意收集其壓縮算法和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