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帝王宮室 1、李存勖是被優伶謀殺的嗎?(2 / 2)

公元926年,李存勖聽信宦官讒言,冤殺了大將郭崇韜。另一戰功卓著的大將李嗣源(係李克用義子)也險遭殺害。是年三月,無奈的李嗣源在將士們的擁戴下,率軍進入汴京,準備自立為帝。李存勖得訊忙拿出內府的金帛賞給洛陽的將士,逼他們開赴汴水試圖阻擋住李嗣源的進攻。軍到中牟縣,聽說李嗣源已進入汴京。李存勖知道大勢已去急返洛陽,路上兵士竟逃走一半。回到洛陽後,他又試圖抵抗李嗣源的進攻。四月,李嗣源先鋒石敬瑭帶兵逼進汜水關(河南滎陽汜水鎮),李存勖決定自己率軍去扼守。丁亥日,軍隊按照他的命令在洛陽城外等候出發,李存勖正用早餐。這時,被提升為直禦(親軍)指揮使的伶人郭從謙趁軍隊都調到城外候命之機發動兵變,帶著叛亂的士兵亂殺亂砍,火燒興教門,趁火勢殺入宮內,在混亂中射死了前來帶領侍衛抵抗的李存勖。據歐陽修記載:“亂兵縱火焚門,緣城而入,莊宗擊殺數十百人。亂兵從樓上射帝,帝傷重,踣於絳霄殿廊下,自皇後、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時,帝崩”。時年僅41歲。

李嗣源遂攻入洛陽,派人從灰燼中找到了李存勖的一些零星屍骨,葬於雍陵。李嗣源自己又當上了皇帝。不過那個忘恩負義的伶人郭從謙雖然事後被暫時追封為景州刺史,可是不久就被李嗣源借口殺死了,可謂死有餘辜。

[相關鏈接]智略深遠的李存勖

李存勖比起他的父親來,謀略更勝一籌。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李克用的部將因為多年隨他征戰,經常受到賞賜和姑息遷就,致使兵將驕悍,肆意擾民,名聲很壞。李存勖比父親看得遠一些,請求父親嚴肅軍紀,李克用卻置若罔聞,依舊聽之任之。等到李克用病死後不久,李存勖便立即整頓軍隊,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及軍紀嚴苛到後世歎為觀止的地步,因而大大提高了軍隊戰鬥力。再如,幽州的劉仁恭是在李克用全力扶持下才得以占據幽州地區的,後來卻反複無常,忘恩負義,李克用向他征兵時竟不發一兵一卒。等再次遭到勁敵朱溫軍隊圍攻時又厚著臉皮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恨他毫無信用,不肯發兵。李存勖則勸父親:“現在看天下形勢,歸順朱溫的有十分之八九,到現在黃河以北地區能和朱溫對抗的隻有我們和幽州、滄州了,而這兩州朱溫早就想吞並,如果我們不相救,日後就難有機會了。圖大業者不應計較小恩怨,現在他有難,我去解救,他一定會感恩歸順於我,這是我們河東重振雄風的良機,千萬不可錯過。”李克用終於聽從了兒子的話,出兵解了幽州之圍,阻止了朱溫勢力的發展。這是非常英明的。還有一次,李克用與朱溫爭戰居於下風,戰事吃緊,李克用滿臉愁容。李存勖就又分析形勢勸說父親:“夫盛衰有常理,禍福係神道。家世三代,盡忠王室,勢窮力屈,無所愧心。物不極則不反,惡不極則不亡。今朱氏攻逼乘輿,窺伺神器,陷害良善,誣誑神隻。以臣觀之,殆其極矣。大人當遵養時晦,以待其衰,何事輕為沮喪!”李存勖說得句句在理,李克用聽了兒子的話,憂愁盡散,又和大家一起舉杯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