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軍事史話 第6節 諸葛亮八陣圖的奧秘何在?(2 / 2)

3。另外有一些學者則認為,八陣圖是一種演習陣法的直觀教練圖,類似於現在軍隊所采用的沙盤作業圖。它主要是布置八陣閣的,這是一種集體的戰鬥隊形,它包括行軍隊形、駐防配置、進攻時的隊形展開與有秩序的退卻防禦等內容。明代軍事理論家茅元儀修撰《武備誌?諸葛亮魚複江八陣圖》葉,認為“八陣圖”是采用天、地、風、雲、龍、虎、蛇、鳥共八個代號作為八個方向上部隊的旗號,又用八八六十四卦表示各個不同戰鬥隊伍的番號,兩者互相配合,有機地組成一個戰鬥圖形;軍隊配置為八個方向,每個方向又包括八個小方陣;六十四個小方陣分布在四麵八方,中央是中軍,即指揮部。每個方向上的大小單位,又按此類推,如法布置。具體地來說,圖中所標的“天地風雲龍虎蛇鳥”隻不過是一種代號,所謂“軍中容軍,隊中容隊”。在與敵人交戰時,各個小方陣擔任不同的作戰任務,隨敵人的變動,各隊也相應交叉換位。所謂“常山之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則首尾皆應”。各個小方陣擺成不同的方圓曲直銳等種陣勢,各隊由騎兵隊、步兵隊和車隊組成,大約由幾十人到百人為一隊,排列為重迭的數行,一般在前是弓箭手,中間是長兵器手,後麵是短兵器手。戰鬥中,先以弓箭發射,接著長兵器刺殺,最後短兵器投入格鬥。諸葛亮利用此圖“以巴蜀弱卒數萬東屯渭水,天下震動”。這些學者認為“八陣圖”作為一種陣式,十分適應冷兵器作戰時代運用,也確實很有威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第一,布局複雜,入陣即迷。八陣圖按八卦原理布置兵力。布陣者熟知地形、地物和陣勢方向,而破陣者往往不易很快弄清,所以說,如果胡亂衝撞,肯定會陷入凶門,不死則敗。第二,陣容多變,機動靈活。這種陣法一共分有8個方陣,分為64個作戰單位,並且馬步軍相互結合,馬軍可以快速地變換陣容,而步兵則為掎角之勢,互相配合,不僅可以協同作戰,而且可以互補破綻,易於實現各個擊破,所以很有威力。第三,設有障礙,挫其銳勢。八陣圖中布有石塊、樹樁、土堆等許多障礙物,藏有或明或暗的塹壕和陷阱,使本來就非常複雜的陣法變得更加難以識清,所以,一旦闖入,便難辨東西,不知深淺,必然戰敗。第四,製造聲勢,懾人心魄。“八陣圖”排列順序多變但是有序,所以會使敵軍很難弄清楚兵力的多寡,所以能夠壯大聲勢。而敵軍本就害怕中埋伏,則一旦誤入陣中,弄不清八卦方位,迷失方向,則必然會心慌意亂,不知所措,結果隻能被殺或被擒。

到底何為“八陣圖”,現在很難給出定論,隻能由古代文物的不斷發現和曆史學家的進一步研究來給出答案了。

[相關鏈接]八陣圖遺址

蘇東坡在《東坡誌林·八陣圖》中描述他在三峽魚腹浦江邊見到過八陣圖。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江水》中也記載了長江邊上的八陣圖遺跡。酈道元的記載和蘇東坡的描述大同小異,不過由於酈道元的時代距三國時期更近,所以看到的八陣圖遺跡要比蘇東坡看到的清楚許多。晉人幹寶在《晉紀》中記載有漢中的八陣圖遺跡。那麼八陣圖遺址到底在哪裏呢?

史載關於諸葛亮八陣圖的遺址有五種說法。

1。陝西勉縣八陣圖。酈道元《水經注》中記載:“(定軍)山東名高平,是亮宿營處……營東即八陣圖也。”在酈道元的時代,就已經模糊難辯,所以,現在幾乎沒有蹤跡可遁。

2。史載四川、重慶境內有四處八陣圖遺址。其一為新都八陣圖。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縣誌》中說:新都縣北十九裏有諸葛八陣圖。現在四川新都縣境內還有一以“八陣”命名的八陣鄉--所以學者蕭滌非認為八陣圖遺跡就在該鄉境內。其二為廣都八陣圖。廣都八陣圖始見於梁代的《益州記》一書,八陣圖遺址在今雙流縣中和場,但是現在也已無任何遺跡。其三為宜賓八陣圖。據《宜賓縣誌》記載,諸葛亮曾在宜賓布過八陣圖,遺址在今流杯池公園內,但是也沒有什麼蹤跡可尋。其四為夔州(今重慶奉節)草堂八陣。遺址位於奉節縣杜甫草堂附近的金馬河畔。酈道元在《水經注·江水一》注釋說:“石磧平曠,望兼川陸,有亮所造八陣圖。”夔州的這一遺址曆來為文人墨客所憑吊的勝地。

總之,由於時代久遠,“八陣圖”的遺址到底在哪裏還需要考古學家們進一步研究才有定論。